[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净化杀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6960.9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1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佰科创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0 | 代理人: | 吴雅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杀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杀菌装置,包括无叶风扇和空气净化底座,所述无叶风扇设置在空气净化底座上方,所述空气净化底座包括底壳、防尘布套和蜂巢式静电除尘器,所述蜂巢式静电除尘器包括蜂巢式正极集尘管、负极板和绝缘硅胶套。净化手段是初效滤网和蜂巢式静电除尘器,初效滤网采用防尘布套,本身的透气性就很好,平时套在底壳上,由于是外置,灰尘较多时容易发现,随时可以拆下清洗,不需要拆卸底壳;蜂巢式静电除尘器采用竖直放置的方式,由于负极板的针状负极根部周围设有通风孔,空气从下向上可以直接通过蜂巢式静电除尘器,风阻极小,对进出风效果影响自然也极小,不会明显增加无叶风扇的功耗,而且静电除尘的优点噪音小,净化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市面上有很多空气净化器,但循环风量太小,不足以当成风扇使用,所以有人就把空气净化器和风扇做成了一体化的产品,比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821868153.8空气净化无叶风扇底座及无叶风扇就公开了这样的产品,采用无叶风扇,原理是空气倍增机,实际吹出的空气量为流过基座空气量的十几倍,即实际出风量大可以作为风扇使用,又因为实际过滤的空气量较小,功耗能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但是该产品采用了初效滤网和复合滤网作为空气净化的主要手段,初效滤网透气好,仅能过滤毛发和大颗粒灰尘,复合滤网可以过滤微尘,净化效果好,但是透气性较差,导致风阻大,不得不适当提高无叶风扇的功率来达到效果,仍有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阻小、易清洗的空气净化杀菌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气净化杀菌装置,包括无叶风扇和空气净化底座,所述无叶风扇设置在空气净化底座上方,所述空气净化底座包括底壳、防尘布套和蜂巢式静电除尘器,所述蜂巢式静电除尘器包括蜂巢式正极集尘管、负极板和绝缘硅胶套,所述蜂巢式正极集尘管竖直放置,所述负极板设置在蜂巢式正极集尘管上方,所述绝缘硅胶套设置在蜂巢式正极集尘管和负极板之间,所述负极板上设有针状负极,所述针状负极设置在蜂巢式正极集尘管内,所述针状负极根部周围设有通风孔,所述底壳侧面阵列设有多个入风孔,所述防尘布置套设在底壳外部,覆盖入风孔,用作初效过滤,所述蜂巢式正极集尘管底部设有螺钉柱,使蜂巢式正极集尘管底部和底壳形成通风间隙,并通过螺钉固定在底壳上。
其中,所述蜂巢式正极集尘管和负极板均由导电塑料一体注塑制成。
其中,所述底壳侧面360度范围内均设有入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空气净化杀菌装置仍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无叶风扇和空气净化底座这样的组合,只是对空气净化底座进行了改进,主要的净化手段是初效滤网和蜂巢式静电除尘器,初效滤网采用防尘布套,本身的透气性就很好,平时套在底壳上,由于是外置,灰尘较多时容易发现,随时可以拆下清洗,不需要拆卸底壳;本申请人还对蜂巢式静电除尘器进行了改进,采用竖直放置的方式,被初效滤网(防尘布套)过滤后的空气从底壳上入风孔进入底壳内部,并从蜂巢式正极集尘管底部和底壳之间的通风间隙进入蜂巢式静电除尘器,由于负极板的针状负极根部周围设有通风孔,空气从下向上可以直接通过蜂巢式静电除尘器,风阻极小,对进出风效果影响自然也极小,不会明显增加无叶风扇的功耗,而且静电除尘的优点噪音小,净化效率高,能捕集PM2.5甚至PM1.0的微尘,现有技术中一般静电除尘都采用7KV以上的电压,还具有杀菌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净化杀菌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防尘布套从空气净化杀菌装置拆卸下来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净化杀菌装置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净化杀菌装置实施例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蜂巢式正极集尘管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佰科创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佰科创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69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绵羊养殖自动投食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胶带的粘性简易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