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陡波测量装置的屏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8229.X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9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万;杨明昆;马宏明;彭兆裕;马仪;邹德旭;周仿荣;钱国超;彭庆军;邱鹏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1/18 | 分类号: | G01R1/18;G01R31/12;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装置 屏蔽 | ||
1.一种陡波测量装置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屏蔽罩装置(1)、电缆屏蔽管(2)和屏蔽箱(3);
所述屏蔽罩装置(1)包括壳体(101)和与所述壳体(101)可拆卸连接的共地连接件(102);所述陡波测量装置包括传感器探头保护罩(4)、传感器探头(5)、电缆连接件(6)和电缆(7);所述传感器探头保护罩(4)、所述传感器探头(5)和所述壳体(101)由上至下依次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101)和所述传感器探头保护罩(4)的形状均为光滑曲面;
所述电缆连接件(6)的一端与所述传感器探头(5)连接;所述电缆(7)包括主缆(701)、第一支路(702)和第二支路(703),所述主缆(701)的一端与所述电缆连接件(6)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702)和所述第二支路(703)分别与所述主缆(70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共地连接件(102)还与所述传感器探头(5)和所述电缆连接件(6)可拆卸连接;
所述电缆屏蔽管(2)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01)连接,所述电缆屏蔽管(2)的另一端与所述屏蔽箱(3)连接;所述主缆(701)设置在所述电缆屏蔽管(2)内部;
所述屏蔽箱(3)包括柜体(301)、柜门(302)和绝缘隔板(303);所述柜体(301)与所述柜门(302)连接;所述绝缘隔板(303)设置在所述柜体(301)的底板上;所述陡波测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柜体(301)内的触发装置(8)、示波器(9)、逆变器(10)和蓄电池(11);所述第一支路(702)远离所述主缆(701)的一端通过所述触发装置(8)与所述示波器(9)连接,所述第二支路(703)远离所述主缆(701)的一端与所述示波器(9)连接,所述示波器(9)通过所述逆变器(10)与所述蓄电池(11)连接;所述示波器(9)、所述逆变器(10)和所述蓄电池(11)均放置在所述绝缘隔板(303)上;所述柜体(301)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波测量装置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和所述传感器探头保护罩(4)的形状均为半球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波测量装置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的上端设置有壳体连接件(1011),所述壳体连接件(1011)上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壳体连接孔(10111);所述传感器探头(5)设置有若干个传感器连接孔(501);所述传感器探头保护罩(4)的下端设置有保护罩连接件(401),所述保护罩连接件(401)上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保护罩连接孔(4011),所述壳体连接孔(10111)、所述传感器连接孔(501)和所述保护罩连接孔(4011)相互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波测量装置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的光滑曲面上设置有罩管连接件(1012),所述罩管连接件(1012)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电缆屏蔽管(2)一端的端口外部设置有与所述罩管连接件(1012)内部螺纹相配合的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波测量装置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连接件(6)是设置有内螺纹的BNC连接器;所述传感器探头(5)下端面设置有探头连接件(502),所述探头连接件(502)设置有与所述BNC连接器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所述共地连接件(102)的一端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套设在所述探头连接件(502)上,且位于所述探头连接件(502)和所述BNC连接器之间;所述共地连接件(102)的另一端设置有金属细丝,所述金属细丝通过铝箔胶带连接在所述壳体(1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波测量装置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7)为同轴电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陡波测量装置的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301)顶板上设置有管箱连接件(3011),所述管箱连接件(301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所述电缆屏蔽管(2)一端的端口外部设置有与所述管箱连接件(3011)内部螺纹相配合的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82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