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测量辊缝高度的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8247.8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1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岳连智;胡友红;黄兴;陈朝辉;兰白成;李勇;王劼;王涤非;魏福龙;孙卫兵;杨显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8/10 | 分类号: | B21B38/10;B21B33/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张祥军 |
地址: | 553028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高度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辊缝高度的工具,包括手柄、铅样筒和套管,套管固定在手柄的一端,铅样筒通过销轴与手柄中部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辊缝高度的工具,能够确保操作人员远离转动辊环,避免了用手拿铅样测辊缝接触到转动的辊环而造成伤害,杜绝了人身伤害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辊缝高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量辊缝高度的工具。
背景技术
为了得到高质量的轧件料型,必须对轧制的辊缝进行严格的控制,现有技术常采用铅样或塞尺进行测量,对于铅样,为了操作安全考虑,安全操作规程要求不允许戴手套测辊缝,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戴手套用手拿铅样测辊缝时也容易接触到转动的辊环,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对于塞尺,因插入角度无法完全与辊缝的最小间隔垂直,测得的数据也会产生偏差,测量精度不如铅样,易造成工艺故障,同时测量时间较长,影响轧机作业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辊缝高度的工具,能够确保操作人员远离辊缝,避免了用手拿铅样测辊缝接触到转动的辊环而造成伤害,杜绝了人身伤害事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用于测量辊缝高度的工具,包括手柄、铅样筒和套管,套管固定在手柄的一端,铅样筒通过销轴与手柄中部活动连接,使用时,将用于测试的铅样缠绕在铅样筒上,铅样的一端穿过并伸出套管,操作人员手握手柄的另一端,将伸出套管的铅样伸入辊缝中进行轧制,随后取出铅样,对铅样前端压扁的尺寸进行测量,即为辊缝高度,随后折断压扁部分,准备下一次测量,能够确保操作人员远离辊缝,避免了用手拿铅样测辊缝接触到转动的辊环而造成伤害,杜绝了人身伤害事故,同时使用铅样测辊缝比用塞尺测量准确度更高,确保各机架料型尺寸,保证工艺稳定。
所述销轴沿轴向依次设有第一台阶、第二台阶、螺纹,第一台阶的外径大于第二台阶的外径,第二台阶的外径大于螺纹的外径,第一台阶固定在手柄上,铅样筒中心开设有与第二台阶匹配的安装孔,铅样筒套在第二台阶上,螺纹上旋合有螺帽,将铅样筒限制在第一台阶和螺帽之间。
所述第二台阶的轴向长度大于铅样筒的轴向长度,保证铅样筒能够自由转动,便于调节铅样在伸出套管的尺寸。
所述套管的长度满足在测量辊缝高度时,手柄的另一端与辊缝的距离满足生产安全距离,保证操作人员安全。
所述套管为圆管结构,便于加工。
所述手柄的另一端设置有防滑滚纹,便于手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手柄和套管,使铅样穿过套管,手持手柄进行测试,能够确保操作人员远离辊缝,避免了用手拿铅样测辊缝接触到转动的辊环而造成伤害,杜绝了人身伤害事故,同时使用铅样测辊缝比用塞尺测量准确度更高,确保各机架料型尺寸,保证工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下铅样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铅样筒,3-套管,4-销轴,5-螺帽,41-第一台阶,42-第二台阶,43-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82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电池充电保护箱
- 下一篇:一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检测套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