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8403.0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6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华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B01F3/04;B01F5/02;B0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活 污水处理 用曝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板。碎气机构安装在固定板上,通过将第二电机启动,使凸轮进行旋转运动,从而使左右两组纵向碎气杆在固定板上进行转动,并在拉伸弹簧的作用下,使左右两组纵向碎气杆分别在第一曝气板前后两侧进行左右摆动,从而将第一曝气板前后两侧所喷出的气泡均进行打碎操作,然后在两组纵向碎气杆摇摆的同时,带动两根横向碎气杆将第二曝气板上部所喷出的气泡也进行打碎操作,从而使第一曝气板和第二曝气板所喷出的气泡均能够得到打碎操作,大大提高了曝气装置的曝气效率和曝气效果,从而更进一步增强了气泡与污水混合效果,有效减少曝气装置的曝气时间和能源的损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曝气,指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此外,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如申请号:CN201720980441.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包括池体、支架、第一电机、传动轴、输气管、进水口和出水口;池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轴伸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固定块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曝气板,固定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轴伸端固定连接有双头凸轮,双头凸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活动杆、右活动杆,在曝气的同时左活动杆、右活动杆不停地左右摆动,打碎第一曝气板喷出的气泡,使气泡与污水混合更为充分,提升曝气效果;控制伸缩机构伸缩,带动第一曝气板、第二曝气板上下移动,使污水曝气更加充分。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发现,曝气池主要由池体、曝气系统和进出水口三个部分组成,池体一般用钢筋混凝土筑成,平面形状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而上述专利中的曝气装置在曝气的同时虽然能够打碎第一曝气板喷出的气泡,但第二曝气板所喷出的气泡便不能够将其进行打碎,且第一曝气板只设置一面喷气,大大降低了曝气装置的曝气效率和曝气效果,从而增加了曝气装置的曝气时间和能源的损耗,而且上述专利中的曝气装置在将第一曝气板和第二曝气板进行上下移动时,由于旋通接头处部位还缺乏有效的限位结构,故使得旋通接头极易带动伸缩软管发生转动现象,而伸缩软管一旦跟随旋通接头转动,便会使伸缩软管打结甚至损坏,影响曝气装置的正常使用,增加了曝气装置的维修频率。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以解决上述专利中的曝气装置在曝气的同时虽然能够打碎第一曝气板喷出的气泡,但第二曝气板所喷出的气泡便不能够将其进行打碎,且第一曝气板只设置一面喷气,大大降低了曝气装置的曝气效率和曝气效果,从而增加了曝气装置的曝气时间和能源的损耗,而且上述专利中的曝气装置在将第一曝气板和第二曝气板进行上下移动时,由于旋通接头处部位还缺乏有效的限位结构,故使得旋通接头极易带动伸缩软管发生转动现象,而伸缩软管一旦跟随旋通接头转动,便会使伸缩软管打结甚至损坏,影响曝气装置的正常使用,增加了曝气装置的维修频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生活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曝气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板,且支板下表面安装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下端面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轴伸端固定连接有中空传动轴,且中空传动轴上设有曝气机构和碎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下部安装有旋通接头;所述支板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鼓风机和控制台,且鼓风机、伸缩机构和第一电机均通过控制台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旋通接头通过弹簧管与输气管相连接,且输气管首端穿过池体一侧与鼓风机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华,未经张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84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