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91042.5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9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陶立志;刘彦杰;任木尧;白金伟;魏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百利二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1/16 | 分类号: | F16D11/16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刘影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电动 装置 离合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结构,包括输出轴、蜗轮、蜗轮柱销和离合器B。优越性:(1)该结构解决了离合器生产工艺,简化了生产工序,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明显缩短了零件的生产周期。(2)该结构减少了对蜗轮柱销的锤击效应,大大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3)该结构消除了电动装置启停时的空行程,大大提高了行程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电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结构。
背景技术
阀门电动装置是一种驱动阀门进行启闭的机电设备,在启闭阀门电动装置瞬时会出现一个空行程,对于精度较高的阀门,则需要消除这个空行程,所以,设计合理的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结构来解决这个问题是相当重要的。
公知技术中,在阀门电动装置的输出轴上进行电动操作,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由该图可见,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A1上的离合器柱销1-1与蜗轮2上的蜗轮柱销2-1之间会有一个间隙,当阀门电动装置启动运转时,离合器A1上的离合器柱销1-1就会与蜗轮2的蜗轮柱销2-1先产生一个锤击效应,然后蜗轮2带动离合器A1运转,离合器A1带动输出轴3运转。
该种结构的阀门手动装置存在以下技术难点和缺陷:
1、由于该结构的离合器采用柱销式,增加了加工难度及加工成本。
2、由于该结构的离合器与蜗轮采用柱销接触啮合,启动时会产生锤击效应,对柱销造成很大的冲击,对零件的损坏很大。
3、由于该结构的离合器与蜗轮采用柱销接触啮合,启停时都会有空行程产生,对输出轴行程精度有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结构,它解决了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零件的结构变化,简化了加工过程及难度,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缩短了零件加工的生产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结构,包括输出轴、蜗轮和蜗轮柱销,所述蜗轮通过轴孔配合安装在输出轴上并轴向固定,所述蜗轮柱销紧固在蜗轮的上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离合器B,所述离合器B套装在输出轴上,所述离合器B上有离合器凹槽,所述离合器凹槽与蜗轮柱销的数量相同,所述离合器凹槽与蜗轮柱销之间位置互相对应且啮合。
上述所述离合器B通过花键式连接套装在输出轴上。
上述所述蜗轮柱销通过螺孔结构紧固在蜗轮的上部。
上述所述离合器凹槽与蜗轮柱销的数量均为至少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当阀门电动装置在电动操作状态时,所述离合器B与蜗轮通过离合器凹槽与柱销啮合传递运动。电动时运动传递的顺序为: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蜗轮旋转的同时通过离合器凹槽、蜗轮柱销啮合带动离合器B旋转,离合器B通过花键连接带动输出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
(1)该结构解决了离合器生产工艺,简化了生产工序,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明显缩短了零件的生产周期。
(2)该结构减少了对蜗轮柱销的锤击效应,大大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3)该结构消除了电动装置启停时的空行程,大大提高了行程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一种阀门电动装置的离合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其中,1为离合器A,1-1为离合器柱销,2为蜗轮,2-1为蜗轮柱销,3为输出轴,4为离合器B,4-1为离合器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百利二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百利二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10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门电动装置刻度窗结构
- 下一篇:一种中和池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