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冠脉介入导丝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91167.8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97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向乾才;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向乾才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入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冠脉介入导丝固定器,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铰接有第一支杆,且第一支杆的顶部铰接有导引针,所述底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管,所述滑管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塑形针,所述底座顶部远离第一支杆的一侧铰接有第二支杆,且第二支杆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底座上第一支杆的设置,通过支杆上的引导针,能够在丝线进入之前进行引导固定,确保丝线保持直线状态避免折弯,滑管内部塑性针的设置,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需求对导丝进行塑性,使用更加方便,第二支架顶部限位槽的设置,能够方便对止血棉进行安放,避免导丝进入过程中大量出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丝固定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冠脉介入导丝固定器,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CI导引导丝作为介入治疗的最基本平台,在整个PCI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材料本身特性,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对球囊或支架进行推送或撤出的过程中,导丝会在血管的内部摆动,造成患者血管的损伤,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冠脉介入导丝固定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冠脉介入导丝固定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导丝进行固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冠脉介入导丝固定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一侧铰接有第一支杆,且第一支杆的顶部铰接有导引针,所述底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管,所述滑管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塑形针,所述底座顶部远离第一支杆的一侧铰接有第二支杆,且第二支杆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止血棉。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靠近第一支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隐藏槽,所述第一支杆位于第一隐藏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靠近第二支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隐藏槽,且第二支杆位于第二隐藏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杆顶部开设有限位口,且限位口的宽度与导引针的直径相同。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存储仓,且存储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抽屉盒。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冠脉介入导丝固定器,底座上第一支杆的设置,通过支杆上的引导针,能够在丝线进入之前进行引导固定,确保丝线保持直线状态避免折弯,滑管内部塑性针的设置,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根据需求对导丝进行塑性,使用更加方便,第二支架顶部限位槽的设置,能够方便对止血棉进行安放,避免导丝进入过程中大量出血,底座顶部第一隐藏槽、第二隐藏槽以及滑槽的设置,能够方便对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塑性针进行隐藏,使用与携带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杆图。
图中:1-底座,2-第一隐藏槽,3-第一支杆,4-导引针,5-滑槽, 6-滑管,7-塑形针,8-第二隐藏槽,9-第二支杆,10-限位槽,11- 止血棉,12-存储仓,13-抽屉盒,14-限位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领域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向乾才,未经向乾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11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测量放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夹紧力的绝缘护具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