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孔径变化的小孔光阑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93841.6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9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雪琴;徐世福;叶圣义;庄辰雨;周子健;彭泽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26/02 | 分类号: | G02B26/02;G02B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吴伟文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变化 小孔 光阑 部件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够实现多孔径变化的小孔光阑部件,其特征包括光阑盖板(1)、光阑基板组件(2)、光阑模块组件(3)和支架组件(4);所述光阑模块组件(3)通过旋转不同角度形成不同的拼接形式,能够提供多个小孔光阑孔径;通过控制接在活动梭(3‑2)上的电流的大小,控制多层活动梭(3‑2)和多层光阑圈(3‑1)的运动和位置,能够提供孔径尺寸连续的小孔光阑孔径;操作简单、外观大方美观、有助提高了实验效率和专注性、结构巧妙,原理简单,能够为实验人员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孔光阑部件,特别是一种能够实现多孔径变化的小孔光阑部件。
背景技术
在光学系统中,不同的成像对孔径的大小有着不同的需求,且在一个光学系统中,往往需要多个具有不同孔径的光阑;传统的设计中常采用加工多个不同孔径的光阑,根据需求安装对应的孔径后进行观察,观察中若需不同的孔径则需更换光阑,非常不方便;为了给实验员提供方便、简捷、快速的实验方式,设计一种可以便捷实现多孔径变化的机械结构成为一种必然需求。
专利号为201410059833.5的中国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多孔径变化的小孔光阑部件,包括光阑基板组件和多根支杆组件;此发明能够通过选用与光阑基板组件上铰接的支杆组件,改变小孔光阑的口径,能够方便地应用到光学设计中;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特点,但所提供的小孔光阑的口径选择较少,需求满足度低。
专利号为201420625728.9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提供不同孔径大小的小孔光阑部件,包括光阑盖板、光阑基板、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与光阑盖板和光阑基板中心的光阑小孔配合,实现多孔径的变化,通过位于光阑基板上的限位槽和位于第一支杆、第二支杆、第三支杆上的限位凸起的配合,实现不同支杆的锁紧状态;此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以快速方便的提供不同孔径大小的小孔光阑,但所提供的小孔光阑的口径大小不连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实现多孔径变化的小孔光阑部件。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孔径变化的小孔光阑部件,其特征包括光阑盖板、光阑基板组件、光阑模块组件和支架组件;
所述光阑盖板为四角分别去除大小径不同的1/4圆柱的正方体结构;
所述光阑基板组件由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基板组成,还包括支撑板、基板挡板和连接柱;
所述基板为四角分别去除1/4圆柱的正方体结构,右下角为被去除最小径1/4圆柱的小小径端,左下角为去除较小径1/4圆的小径端,左上角为去除较大径1/4圆柱的中径端,右上角为去除最大径1/4圆柱的大径端;
所述支撑板由四组形状、大小相同的杆状结构固定连接组成,每组杆状结构为等间距分布;各个组杆状结构长短不等;
所述基板挡板由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组成;所述基板挡板为沿基板四边固定连接着的长度不等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挡板分布在小小径端和大径端之间;所述第二挡板分布在小小径端和小径端之间;所述第三挡板分布在小径端和中径端之间;所述第四挡板分布在中径端和大径端之间;
所述连接柱为圆柱状结构,活动固定在基板底部几何中心处;
所述光阑模块组件由若干个光阑圈和若干个活动梭相互等间距固定连接组成;
所述光阑圈为多层分别独立的半径不同的扇形结构;
所述活动梭为多层分别独立的空心长方体结构;
所述光阑圈和活动梭能够由若干个形成若干组;每组光阑模块组件中的最大径大小分别与基板中小小径端的半径、小径端的半径、中径端的半径和大径端的半径大小相等;
所述支架组件由支架框和滑块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未经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38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