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胶漏斗的压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94394.6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72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奔;李琦;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鑫合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36 | 分类号: | B29C43/36;B29C4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胶 漏斗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硅胶漏斗的压塑模具。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模、上中模、下中模和下模,上模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型芯,下模的上表面设置有呈管状的第二型芯,上中模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底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下中模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下中模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二凹槽的槽底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配合第一凹槽、第一通孔、第二凹槽、第二通孔以及第三凹槽可以形成用于压塑硅胶漏斗的型腔。本实用新型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方便进行该种硅胶漏斗的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硅胶漏斗的压塑模具。
背景技术
压塑模具简称压模,将塑料原料直接加在敞开的模具型腔内,将模具闭合,塑料在加热和压力的作用下成为流动状态并充满型腔,然后经化学交联或物理冷却使制品硬化定型。这种方法所使用的模具即为压塑模具。
如图1所示,为需要生产的硅胶漏斗1产品,其结构包括第一圆筒11、第一圆筒11下端连通有第二圆筒12、第二圆筒12的下端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卡接环13,卡接环13的下表面与第二圆筒12的下表面平齐,第二圆筒12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圆管14,第二圆筒12的下端连通有第二圆管15,第一圆管14的长度大于第二圆管15的长度,第一圆管14下端的圆周面设置有卡勾环16,卡勾环16的下侧边设置有倒角,上述结构均同轴设置。
为生产上述硅胶漏斗,由于硅橡胶的热流动较差,一般常用的注塑生产方式显然不适用,故需要设计一种压塑模具以完成相应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胶漏斗的压塑模具,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方便进行该种硅胶漏斗的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硅胶漏斗的压塑模具,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上模、上中模、下中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型芯,所述第一型芯的外侧壁可以与第一圆筒、第二圆筒以及第二圆管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设置有呈管状的第二型芯,所述第二型芯的内外侧壁分别可以与第二圆管的外侧壁以及第一圆管的内侧壁相贴合,所述上中模设置有可以与第一圆筒外侧壁相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贯穿设置有可以与第二圆筒外侧壁相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下中模的上表面设置有可以与卡接环外侧壁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下中模的下表面设置有可以与卡勾环的外侧壁相配合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贯穿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型芯和第二型芯配合所述第一凹槽、第一通孔、第二凹槽、第二通孔以及第三凹槽可以形成用于压塑硅胶漏斗的型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塑模具进行硅胶漏斗的压塑时,先将下模、下中模以及上中模合在一起,然后将定量好的硅橡胶放入到第一凹槽中,接着将上模朝向上中模向下压合,直至上模的下表面与上中模的上表面相抵紧时即可,然后等硅胶漏斗定型好后,向将上模和下模分别脱离上中模的上表面和下中模的下表面,接着将下中模脱离上中模的下表面,然后抽出硅胶漏斗即可,如此该模具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方便进行该种硅胶漏斗的生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型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型腔均匀间隔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型腔的设置使得一次加工可以得到若干个硅胶漏斗,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模、上中模、下中模和下模均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中设置有导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杆的设置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得上模、上中模、下中模和下模对齐,从而方便形成型腔。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模的下表面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第一型芯一侧,所述上中模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插接配合的定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鑫合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鑫合泰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43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管道小孔径开孔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止扬尘的皮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