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人行道钢横梁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94672.8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42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涛;张忠东;李超;魏利华;张继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润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行道 横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行道钢横梁,包括支撑板、弯折板以及顶板,所述支撑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弯折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端,所述顶板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座角钢,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圆柱体栓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安全可靠的人行道钢横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行道钢横梁。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铁路正式营业线路营业里程中,准轨59455.1公里,宽轨9.5公里,窄轨660.8公里,套轨13.3公里。重载铁路(指单机牵引重量达到8000吨及以上、线路长度在150公里以上、年运量至少4000万吨的铁路)营业里程753.5公里,比2007年的652.0公里增长15.57%;区段旅客列车技术速度每小时120至160公里的铁路营业里程11212.5公里,每小时161至200公里的铁路营业里程4997.3公里,每小时201至250公里的铁路营业里程2593.3公里,每小时250公里及其以上的铁路营业里程51.7公里。
新线铺轨2680.6公里,比2007年的1033.8公里增长159.3%;新线投产1730.1公里,比2007年的637.6公里增长171.3%。复线铺轨里程2362.4公里,比2007年的1447.5公里增长63.2%;复线投产里程2083.9公里,比2007年的725.7公里增长187.2%。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1959.3公里,比2007年的930.6公里增长110.5%。
铁路部门在沿线推广恢复和再造植被、林带新技术,广泛采用轨道结构减振和声屏障新材料、新措施,对客车废弃物统一收集处理,在新型动车组上全面采用集便设施,实现零排放。
因此,随着国家铁路的更新与建设,需要采用一种新型的人行道钢横梁,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安全可靠的的人行道钢横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人行道钢横梁,包括支撑板、弯折板以及顶板,所述支撑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弯折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端,所述顶板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顶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端,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安装座角钢,所述顶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多个圆柱体栓钉。
所述支撑板由钢板构成,且所述支撑板的材质为Q345。
所述支撑板的左侧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
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包括第一水平端面、倾斜端面以及第二水平端面,所述第一水平端面位于所述倾斜端面的左侧,所述第二水平端面位于所述倾斜端面的右侧,且所述第二水平端面所处平面位于所述第一水平端面所处平面的上方。
所述弯折板包括第一钢板、第二钢板以及第三钢板,所述第一钢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钢板的左端,所述第三钢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钢板的右端;
所述第一钢板通过所述第一水平端面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板通过所述倾斜端面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钢板通过所述第二水平端面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以及第三钢板的形状均为长方形,且所述第一钢板、第二钢板以及第三钢板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钢板上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三钢板上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三安装孔。
所述第一钢板与所述第二钢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且所述第二钢板与所述第三钢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所述第一钢板和第三钢板分别与所述顶板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三钢板位于所述顶板的下方且位于所述第一钢板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润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润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46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