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脸识别通道闸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94946.3 | 申请日: | 2020-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9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尹光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九畅门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7C1/10 |
代理公司: | 深圳科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5 | 代理人: | 钟斌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通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人脸识别通道闸,包括保护壳、人脸识别门禁考勤机、转动条板、转轴、安装座、安装孔、把手、方杆、第一短管、第二短管、鹅颈管、控制箱、单片机、红外传感器、伺服电机、固定罩、蜗轮、蜗杆、伺服电机驱动器以及方型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中人脸识别门禁考勤机通过方杆、方型套、第一短管、第二短管以及鹅颈管的配合作用,可实现人脸识别门禁考勤机的高度位置的调节,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不同身高使用者进行使用,提高了整体使用的便捷性,在调节高度后,通过鹅颈管的定型作用,可进行调节后的支撑定型,保持调节高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道闸机,具体是人脸识别通道闸,属于闸机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闸机通过人像动态拍摄,可对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对通过身份识别的人员进行开闸放行;使用者无需携带门卡,无需记忆密码即可完成身份认证。
现有部分人脸识别闸机的人脸识别装置,处于固定状态,不易于进行高度的调节,适用性可能较低,为整体的使用提供了不便,在进行不同身高人员的识别时,可能不便于进行识别调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人脸识别通道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人脸识别通道闸。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人脸识别通道闸,包括保护壳以及固定安装在保护壳背面的控制箱,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以及自锁传动机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自锁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自锁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条板,所述保护壳的一侧壁固定安装有红外传感器,所述保护壳的另一侧壁固定安装有安装结构;
所述保护壳的顶部设置有人脸识别门禁考勤机,所述保护壳的顶部还垂直固定安装有方杆,所述方杆表面间隙配合有方型套,所述方型套与人脸识别门禁考勤机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的顶部固定连通有两个第二短管,所述人脸识别门禁考勤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短管,所述第一短管与第二短管之间固定安装有鹅颈管。
优选的,所述自锁传动机构由固定罩、蜗轮、蜗杆以及转轴构成,所述固定罩固定安装在保护壳的内部,所述蜗杆和转轴均转动安装在固定罩内部,且蜗杆和转轴垂直设置,所述蜗轮与转轴固定套接,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所述转轴一端与转动条板一端垂直固接,所述蜗杆一端与伺服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两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保护壳外侧壁焊接,且安装座表面开有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内部还安装有伺服电机驱动器,所述伺服电机驱动器与伺服电机以及设置在控制箱内部的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还与红外传感器以及人脸识别门禁考勤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门禁考勤机的一侧固定粘接有把手,且把手为U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正面壳壁与转动条板之间形成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人脸识别通道闸整体结构简单,其中人脸识别门禁考勤机通过方杆、方型套、第一短管、第二短管以及鹅颈管的配合作用,可实现人脸识别门禁考勤机的高度位置的调节,在一定范围内适用于不同身高使用者进行使用,提高了整体使用的便捷性,在调节高度后,通过鹅颈管的定型作用,可进行调节后的支撑定型,保持调节高度;
2、该种人脸识别通道闸通过伺服电机提供动力,带动转动条板进行转动,实现阻挡、取消阻挡,在驱动的同时,转动条板与伺服电机之间通过自锁传动机构进行传动,调节后,通过自锁作用,实现锁定,可承担转动条板的重力,避免伺服电机承担重力,为伺服电机提供了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九畅门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九畅门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49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天线快拆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机座加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