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介入治疗用器械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96597.9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5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从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1 | 分类号: | A61M25/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耿猛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介入 治疗 器械 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神经介入治疗用器械输送装置,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上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上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固定有固定杆,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固定板下方的连接杆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板与气缸之间连接有两个伸缩杆,所述固定板正面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定有紧固螺丝,所述固定座侧面固定有输送外管,所述输送外管底部固定有电动推杆;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其可调性较强,整个装置的高度与角度均可改变,能够满足不同的输送需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装置高度,而角度的调节可让输送内管的管口与输送目标位对准,相对于现有的输送装置极大的提高了神经介入治疗器械输送装置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介入治疗用器械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介入技术顾名思义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它是一种新兴的微创临床技术,为许多脑与脊髓血管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治疗途径。既可以独立解决许多脑血管疾病,又可以和传统的开放手术、放射治疗等巧妙结合,使原来无法或难以治疗的疾病得到满意疗效。在进行神经介入治疗过程中需要利用到输送装置,通过输送装置对目标位进行给药,但是现有的输送装置结构单一,不易调节,在面对不同位置的输送目标时,无法快速进行调整,给药效果不好。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介入治疗用器械输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介入治疗用器械输送装置,具有可调性强等优点,解决了现有输送装置结构单一、不易调节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介入治疗用器械输送装置,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上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上方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固定有固定杆,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固定板下方的连接杆连接固定,所述固定板与气缸之间连接有两个伸缩杆,所述固定板正面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定有紧固螺丝,所述固定座侧面固定有输送外管,所述输送外管底部固定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上固定有推位传感器,所述电动推杆与输送外管之间套有管套A,所述输送外管一端连接有输送内管,所述输送内管外侧固套有管套B。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紧固螺丝与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气缸、所述推位传感器、所述电动推杆与所述PLC控制器通过电性连接。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推位传感器与所述电动推杆通过电性连接。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伸缩杆包括伸缩内杆和伸缩外杆,伸缩内杆插入在伸缩外杆中。
进一步改进地,所述紧固螺丝为手拧螺丝。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神经介入治疗用器械输送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神经介入治疗用器械输送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其可调性较强,整个装置的高度与角度均可改变,能够满足不同的输送需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装置高度,而角度的调节可让输送内管的管口与输送目标位对准,相对于现有的输送装置极大的提高了神经介入治疗器械输送装置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中:1、PLC控制器;2、气缸;3、伸缩杆;4、连接杆;5、推位传感器;6、电动推杆;7、管套A;8、固定板;9、输送外管;10、紧固螺丝;11、固定座;12、管套B;13、输送内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未经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65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