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摄像头模组LENS检测光源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97149.0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4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郑;王岩松;和江镇;肖祝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征图新视(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19/00;F21V23/00;H04N17/00;F21Y115/10;F21Y105/18 |
代理公司: | 常州品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1 | 代理人: | 乔楠 |
地址: | 213161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像头 模组 lens 检测 光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LENS检测光源,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电路板,所述的环形电路板上设置有LED发光源;所述的LED发光源在360°内平均分为多个发光模块,每N个中心对称的发光模块并联组成发光模组,所述的LED发光源在360°内具有M个发光模组;所述的发光模组通过光源控制器点亮;所述的外壳内无漫反射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光源的分区对光斑进行避开,利用分区后的方向性,使得刮伤成像更佳;实现了摄像头通光孔的检测区域的全覆盖,降低了漏检率,提高了产品的自动检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觉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摄像头模组LENS检测光源。
背景技术
较早之前,传统的摄像头模组的检测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在10倍放大镜下检测,由于检测目标较小,因此长时间集中精力检测容易造成疲劳,伤害眼睛且容易导致漏检。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过,不仅仅生产被机器代替,人工检测也会被机器代替,机器视觉因此应用广泛。目前的摄像头模组检测系统大多是由工业相机、镜头、光源、工控机、IO卡、显示器、产品、以及光源控制器组成;成像用的相机镜头以及位于镜头下方的待检测的摄像头模组,相机与摄像头模组之间设有对摄像头模组打光的视觉光源,相机通过线路依次连接有工控机、I/O输出接口和显示器,所述相机、镜头、视觉光源和产品为同轴设置;光源由IO板卡控制。
但是,由于摄像头通光孔处为光滑弧形表面,部分角度镜面反射较严重;而检测的缺陷主要为灰尘和刮伤等,该缺陷成像又需要低角度的光源进行成像;因此,通常的解决方案是使用不分区无漫反射板的光源或使用加漫反射板的光源。
但是,使用不分区无漫反射板的光源,表面光斑对灰尘的检测有较大的干扰,虽然通过不同的高度可以避开部分检测区,但是由于摄像头模组的S表面是非球面的,其弧面角度较多,导致反光光斑比较多,且无法通过不同高度避开,因此,无漫反射板的成像下光斑效果严重干扰检测结果。
而使用加漫反射板的光源,其表面光斑成像虽然变为明显,但是其对刮伤的成像效果将变差,导致其检测能力减弱,从而成像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LENS检测光源,解决环形光源在摄像头通光孔成像处的光斑无法避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摄像头模组LENS检测光源,包括外壳,所述的外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电路板,所述的环形电路板上设置有LED发光源;所述的LED发光源在360°内平均分为多个发光模块,每N个中心对称的发光模块并联组成发光模组,所述的LED发光源在360°内具有M个发光模组;所述的发光模组通过光源控制器点亮;所述的外壳内无漫反射板。
进一步的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发光源在360°内分为12个发光模块,每个发光模块由4×4个LED发光源呈矩阵式均匀排布,每4个中心对称的发光模块并联组成发光模组,LED发光源共分为3个发光模组,每个发光模组中的发光模块通过光源控制器同时点亮。
再进一步的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ED发光源为LED灯珠,所述的LED灯珠灯头向下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90°。
更进一步的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源控制器每次点亮一个发光模组,所述的M个发光模组依次点亮;每次点亮的发光模组为未点亮的区域成像打光。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LED发光源进行分区,分为多个发光模块,然后由中心对称的发光模块并联组成一个发光模组,并依次点亮发光模组,对于未点亮区域,通过点亮区域的灯珠散光对缺陷进行成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通过光源的分区对光斑进行避开,利用分区后的方向性,使得刮伤成像更佳;实现了摄像头通光孔的检测区域的全覆盖,降低了漏检率,提高了产品的自动检测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征图新视(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征图新视(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71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铰链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ROBOT模拟焊枪焊接教学学习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