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隧道桥台进洞处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97663.4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50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国;赵旭伟;周萌;周军海;冯宝才;呼志明;张海东;唐晓铭;曹勇;李健;杨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E21D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宇凡 |
地址: | 20007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隧道 桥台 进洞 排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铁路隧道桥台进洞处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紧贴所述隧道的外壁且临近于所述桥梁的检查井,在所述检查井的内部设置有沿所述的桥梁方向布置的纵向排水管;在所述隧道的进洞处纵向一定范围内设置有水篦子,所述纵向排水管通过横向排水管与所述隧道的排水沟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不易堵塞、易于检修等诸多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铁路隧道桥台进洞处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阶段我国铁路事业蓬勃发展,而在山区建造铁路,桥隧相接现象非常普遍。但是,山区铁路危岩落石等现象比较突出,为了保证桥隧相接处行车安全,通常通过接长明洞从而存在桥梁进入隧道,两者不独立设置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桥隧相接处隧道结构排水流畅及桥梁结构安全,亟待开发一种适用于铁路桥台进洞处的排水结构。中国专利CN201120537356.0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桥隧相连隧道结构,包括隧道和桥台;该专利公开的排水结构一侧通过堵头墙内预埋管道与隧道排水沟相连,另一侧与垫基下的预埋管相连,但是该结构存在排水管检修困难,容易堵塞等问题。中国专利CN201510384232.6公开了一种隧道软弱围岩、半明半暗偏压地段洞口桥台进洞施工方法,并未涉及桥隧相连处排水结构。
因此,亟需开发亟待开发一种适用于铁路桥台进洞处的排水结构完善桥台进洞建造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铁路隧道桥台进洞处排水结构,通过检查井和排水系统的配置,实现隧道与桥梁之间接口处的排水。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铁路隧道桥台进洞处排水结构,用于桥梁与隧道接口处的排水,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紧贴所述隧道的外壁且临近于所述桥梁的检查井,在所述检查井的内部设置有沿所述的桥梁方向布置的纵向排水管;在所述隧道的进洞处纵向一定范围内设置有水篦子,所述纵向排水管通过横向排水管与所述隧道的排水沟相连通。
所述检查井的顶部开设有承槽,所述承槽位置安装固定有作为所述检查井的井盖的预制盖板。
在所述检查井的内侧井壁沿深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爬梯,所述爬梯锚入于所述检查井的内侧井壁之中。
所述水篦子的两侧分别埋设有不等边角钢,所述水篦子通过所述不等边角钢支承在所述隧道的排水边沟位置。
所述横向排水管的横坡不小于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不易堵塞、易于检修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隧道中线纵剖面图;
图2为图1中I-I横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检查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塑钢爬梯安装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塑钢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铸铁篦子平面图;
图7为图6的纵剖面图;
图8为图6的横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8所示,图中标记1-7分别表示为:检查井1、纵向排水管2、横向排水管3、检查井井盖4、塑钢爬梯5、铸铁篦子6、不等边角钢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76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