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操作控制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98661.7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42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春亮 |
主分类号: | H01H9/02 | 分类号: | H01H9/02;H01H9/04;H01H8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宋萍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东***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操作 控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操作控制盒,包括防护装置主体,防护装置主体的底端安装有屏蔽层,屏蔽层的顶端安装有盒体,盒体的顶端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控制按钮的一侧安装有旋转钮,盒体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旋转杆,旋转杆的一端安装有旋转壳,旋转壳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凹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护装置主体的旋转壳顶端表面设置凹槽,使旋转钮在旋转壳盖上后能够在凹槽内侧露出一侧,而其他靠近外侧的部分则受凹槽包覆,使用者能够在不需要完全打开旋转壳的同时对旋转钮进行调节电机作业,同时旋转壳亦能够对防护装置主体的顶端产生防护作用,具有一定的防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辅助控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操作控制盒。
背景技术
电机事故按钮盒,一般指电机的外接控制盒,采用防爆防漏电设计,其表面通常设置有可按式和可旋转式的防爆按钮,经内部的电源线路控制电机的运转控制。
但是,目前电机按钮盒对于旋转钮的误碰机制并没有良好的防护,在手持按钮盒时手指容易与按钮盒表面的旋转钮边缘产生摩擦,导致旋转钮靠外侧部分产生旋转,若采取全罩式的保护盖,需要对旋转钮进行操作调节电机时又需要反复打开顶端的保护盖,极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操作控制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机操作控制盒,包括防护装置主体,所述防护装置主体的底端安装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顶端安装有盒体,所述盒体的顶端表面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的一侧安装有旋转钮,所述盒体的顶端一侧安装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一端安装有旋转壳,所述旋转壳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壳和盒体通过旋转杆转动连接,所述盒体和屏蔽层为固定连接,所述盒体的顶端表面四角设置有四个螺栓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按钮的个数为三个,所述旋转钮的个数为一个,所述控制按钮和旋转钮排列为中心对称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为正方体结构,且与旋转钮位置为对应设置,所述凹槽的边长和旋转钮的直径相同,所述凹槽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半圆开口,其半圆开口为镂空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屏蔽层的底端为凹陷结构设置,所述屏蔽层的内侧两端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侧安装有吸铁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铁石和放置槽为胶性连接,所述屏蔽层主要是由0.5mm厚的铁皮和10mm厚的包装泡棉贴合制作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壳是由PVC透明板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防护装置主体的旋转壳顶端表面设置凹槽,使旋转钮在旋转壳盖上后能够在凹槽内侧露出一侧,而其他靠近外侧的部分则受凹槽包覆,使用者能够在不需要完全打开旋转壳的同时对旋转钮进行调节电机作业,同时旋转壳亦能够对防护装置主体的顶端产生防护作用,具有一定的防尘效果,其底端则设置有屏蔽层,减少防护装置主体底端受电磁的影响,在需要摆放时则可以通过屏蔽层底端所露出的吸铁石吸附至金属外壳表面进行固定,方便在作业过程中的固定放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壳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春亮,未经王春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86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韧智慧黑板边框型材结构
- 下一篇:电池模组框架以及电池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