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渐变减震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99904.9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37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林鸿基;阮果清;李弯弯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乔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A43B13/42;A43B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湖***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渐变 减震 鞋底 | ||
一种渐变减震鞋底,包含大底、减震中底、中底板,位于减震中底的减震单元,减震单元上的隔离板。减震中底在脚底受力位置(即减震中底前掌的外侧、后跟)设置大孔径减震单元,在外围、足弓处设置小孔径的减震单元,在前掌外侧内侧设置中等孔径的减震单元,实现水平方向的渐变减震。减震单元的直径由减震中底正向至减震中底背向逐渐减小,实现减震中底的竖直方向的渐变减震。单元上的隔离板将减震单元分隔成上、下两层气室,在吸收较大冲击能量时,将上层气室无法吸收的能量传导给下层气室,形成一种普通气垫无法具备的渐变减震效果;隔离板同时对各个减震单元进行牵引,保证减震中底的稳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渐变减震鞋底。
背景技术
减震鞋是功能鞋的一种,主要是指具有吸收脚部冲击力,进而保护足部的鞋子。鞋底作为核心鞋材部件,其结构决定了减震性能的好坏。现有的减震结构或者缓震效果不明显,需要大体重的人或者在运动时才能体现出效果;或者一味追求缓震效果,导致刚性不足,容易在极端的受力状态下产生较大形变,导致崴脚事故。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渐变减震鞋底,使用特殊结构的鞋底设计,在追求优越缓震性能的同时提供良好的支撑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渐变减震鞋底,包含大底、减震中底、中底板,位于减震中底的减震单元,减震单元上的隔离板。减震中底的背向与大底贴合,减震中底的正向与中底板贴合。减震中底分为前掌、足弓、后跟三个部分;以大拇指一侧为内侧,以小拇指一侧为外侧。
所述减震单元是圆柱结构,由减震中底正向贯穿至减震中底背向。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单元设置直径6-7mm、8-9mm、11-12mm的三种规格。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单元的直径由减震中底正向至减震中底背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中底的外围由直径6-7mm减震单元绕鞋底本体结构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中底前掌内侧(第一、二跖趾关节处)设置直径8-9mm的减震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中底前掌的外侧设置直径11-12mm的减震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中底足弓设置直径6-7mm减震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减震中底后跟设置直径11-12mm的减震单元。
所述减震单元上设置隔离板。
进一步地,所述置隔离板上设置开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震中底在脚底受力位置(即减震中底前掌的外侧、后跟)设置大孔径减震单元,保障中底的减震舒适性;在外围、足弓处设置小孔径的减震单元,提升支撑稳定性;在前掌外侧内侧设置中等孔径的减震单元,实现减震中底的水平方向的渐变减震。减震单元的直径由减震中底正向至减震中底背向逐渐减小,在减震中底受到较大冲击力的时候将冲击力传导至减震单元下半部,减震单元下半部单元壁较厚,起到支撑稳定作用,实现减震中底的竖直方向的渐变减震。减震单元上的隔离板将减震单元分隔成上、下两层气室,在吸收较大冲击能量时,将上层气室无法吸收的能量传导给下层气室,形成一种普通气垫无法具备的渐变减震效果;隔离板同时对各个减震单元进行牵引,让减震中底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震中底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减震单元示意图。
1-大底;2-减震中底;3-中底板;4-减震单元;5-隔离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乔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乔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99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抽检纤维均匀度的装置
- 下一篇:螺栓拧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