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二乙醇胺的卸车复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0621.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8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进;陈烽;鲁江;张辉;黄永刚;吕晓;邹学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临沂宏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5/06 | 分类号: | B01F5/06;B01F15/02;B01F1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季英健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乙醇胺 卸车 配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二乙醇胺的卸车复配装置,属于水泥助磨剂生产装置领域,用于二乙醇胺的复配,其包括输送管路,在输送管路上安装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两端的输送管路分别为泵前水平管路、泵后水平管路,在泵后水平管路上设置有与之贯通的静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上连通有水管,在泵前水平管路及静态混合器上分别连通有水管,水管上安装有流量计。鉴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卸车过程中实现对二乙醇胺的复配及输送,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复配工艺的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泥助磨剂生产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二乙醇胺的卸车复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99%纯度的二乙醇胺在卸车及复配过程中主要采用齿轮泵将原料送入至搅拌釜对二乙醇胺进行稀释,并且采用齿轮泵将稀释复配后的二乙醇胺输送至下一工序或贮存。常规的人工操作较为繁琐,劳动强度较大。例如现有生产线多采用1台11KW的齿轮泵用于99%以上浓度的二乙醇胺卸车,配置1台5.5KW搅拌釜用于稀释二乙醇胺,配备1台7.5KW的齿轮泵用于输送复配后的二乙醇胺,该卸车流程用时在70min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二乙醇胺的卸车复配装置,其能够在卸车过程中实现对二乙醇胺的复配及输送,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复配工艺复杂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用于二乙醇胺的卸车复配装置,包括输送管路,在输送管路上安装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两端的输送管路分别为泵前水平管路、泵后水平管路,在泵后水平管路上设置有与之贯通的静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上连通有水管,在泵前水平管路及静态混合器上分别连通有水管,水管上安装有流量计。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静态混合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设有与泵后水平管路连接的法兰结构,在壳体的内部设有混合叶片;在壳体的入口端处设置有进水管口,进水管口与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混合叶片为两组成90°首尾交叉连接的螺旋叶片。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输送泵两端的泵前水平管路、泵后水平管路上还设置有截止阀。
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泵前水平管路与卸车管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卸车管路上采用分段注水以及采用静态混合器的方式实现对二乙醇胺的复配及输送,继而有效提高20%的二乙醇胺卸车效率,将二乙醇胺的复配时间缩短至50min,降低原有复配工艺的复杂度,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卸车能耗由原来的26KW/车降低为现有的10KW/车,操作人员由原有的两人降为一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静态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前水平管路;2、截止阀;3、输送泵;4、水管;5、流量计;6、静态混合器;7、卸车管路;8、泵后水平管路;9、壳体;10、混合叶片;11、进水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于“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创造所述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临沂宏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临沂宏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06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