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拱部混凝土灌注多重报警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1032.5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0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研;傅重阳;陈善民;高庆;孙龙华;申雪松;罗亚惠;张立军;于广洋;王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张彩琴;李晓娟 |
地址: | 030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混凝土 灌注 多重 报警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二衬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拱部混凝土灌注多重报警设备。包括若干拱底压力传感器、拱腰压力传感器、拱顶压力传感器,所有的拱底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快速接线夹头相连接,所有的拱腰压力传感器与第二快速接线夹头相连接,所有的拱顶压力传感器与第三快速接线夹头相连接,各个快速接线夹头共同与第一信号连接线相连接,第一信号连接线连接到灌注高度报警装置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隧道拱顶混凝土浇筑密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报警;在注浆出浆孔内安装出浆液体感应器,当混凝土浇筑饱满注浆管下方管口流浆时发出报警;注浆压力达到设定值后实时报警,通过多重报警有效预防了拱顶脱空,提高隧道衬砌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二衬混凝土灌注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拱部混凝土灌注多重报警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隧道施工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随着铁路隧道的总延长不断增加,我国隧道已经进入高维修时期,在铁路隧道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先后有多条铁路隧道出现拱部开裂掉块、修补脱落、敲击空响、渗漏水凿槽修补脱落、涌水等病害,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在隧道二衬拱部混凝土灌注时,整个拱底到拱顶范围除台车顶部拱顶灌注窗口外,属于密封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内部混凝土高度;同时由于拱顶混凝土入模后,向两侧流动局里较长,可能会由于远端混凝土流动性差,导致局部混凝土灌注不饱满等问题。
因此,需要采用一种隧道拱部混凝土灌注多重报警设备,通过多重报警,实现对拱部混凝土灌注高度及密实度进行监控,保证拱部混凝土浇筑饱满度,减少后期二衬拱部混凝土脱空问题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隧道拱部局部混凝土灌注不饱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隧道拱部混凝土灌注多重报警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隧道拱部混凝土灌注多重报警设备,包括沿隧道延伸方向设于防水板拱部下部的若干拱底压力传感器,沿隧道延伸方向设于防水板拱部中部的若干拱腰压力传感器,沿隧道延伸方向设于防水板拱部顶部的若干拱顶压力传感器,
所有的拱底压力传感器通过拱底连接线与第一快速接线夹头相连接,所有的拱腰压力传感器通过拱腰连接线与第二快速接线夹头相连接,所有的拱顶压力传感器通过拱顶连接线与第三快速接线夹头相连接,第一快速接线夹头、第二快速接线夹头和第三快速接线夹头共同与第一信号连接线相连接,第一信号连接线连接到灌注高度报警装置上,灌注高度报警装置上设有注满指示灯和未注满指示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于二衬台车上的注浆出浆孔内壁的注浆压力传感器和出浆液体感应器;所述注浆压力传感器通过注浆连接线与第四快速接线夹头相连接,第四快速接线夹头与第二信号连接线相连接,第二信号连接线连接到注浆报警装置上,注浆报警装置上设有注浆指示灯;所述出浆液体感应器通过出浆连接线与第五快速接线夹头相连接,第五快速接线夹头与第三信号连接线相连接,第三信号连接线连接到出浆报警装置上,出浆报警装置上设有出浆指示灯。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满指示灯为红灯,未注满指示灯为绿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拱部混凝土灌注多重报警设备,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能够对隧道拱顶混凝土浇筑密实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报警;在注浆出浆孔内安装出浆液体感应器,当混凝土浇筑饱满注浆管下方管口流浆时发出报警;注浆压力达到设定值后实时报警,通过多重报警有效预防了拱顶脱空,提高隧道衬砌施工质量。
2、采用在隧道衬砌拱部(拱底、拱顶、拱腰)分别均匀布设压力传感器的方式,对拱部混凝土灌注高度进行监控,有效保证了拱底、拱顶、拱腰的混凝土灌注饱满度,减少了拱部脱空的产生。
3、采用快速接线夹头对报警装置连接线与压力传感器连接线进行连接,可根据拱部混凝土灌注高度,快速进行接换。
4、除压力传感器外,其他部件均可重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1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