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液瓶负压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3347.3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2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亦锋;张伟明;张汇银;刘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威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21/00 | 分类号: | G01L2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宋文学 |
地址: | 26421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瓶负压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瓶负压检测装置,包括压力检测装置和穿刺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端,所述穿刺装置包括第二接口端和穿刺部,第一接口端和第二接口端相配合,穿刺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第二接口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精确的测量输液瓶内负压值,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输液瓶内的负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大输液类的药品在灌装后,需要抽空药瓶内的空气,向药瓶内充入惰性气体例如氮气,用于减少空气中的氧气对药液的影响,保证药品的品质。氮气的充入方式多采用先抽真空,再填充氮气的方式,上述过程多次重复,通常需要3次以上,以保证药瓶内的空气被排除彻底。
大输液类的药品,如直接将其投入到生产线上进行批量生产,若最终产品因某些因素导致不达标,不仅影响该产品,而且会对该生产线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对大输液类药品进行小批量模拟生产以及对过程环节的预先检测,对大批量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抽真空环节的过程检测。
抽真空过程的规范与否是决定药瓶内的氮气纯净的重要因素,现有生产过程中,对于药瓶内的负压检测通常依赖于灌装设备内抽真空模块的环境信号检测,然而,抽真空模块的环境信号与药瓶内的真实负压值之间会存在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检测装置,用于大批量生产前的设备检测环节中,对输液瓶内的抽真空效果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输液瓶负压检测装置,包括压力检测装置和穿刺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接口端,所述穿刺装置包括第二接口端和穿刺部,第一接口端和第二接口端相配合,穿刺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第二接口端相连通。
输液瓶主体材质为玻璃,上加盖胶塞,形成密封环境,开口在穿刺部的协助下刺穿胶塞,进入玻璃瓶内部,形成压力检测装置与输液瓶内的气体通路,从而实现压力检测装置对输液瓶内的气压检测功能。
所述第一接口端为圆柱形,所述第一接口端的端面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接口端的侧壁上设有外螺纹。
所述第二接口端为帽状结构,第二接口端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一接口端的端面和第二接口端的内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垫圈。
第一接口端与第二接口端螺纹连接,使压力检测装置与穿刺装置活动连接,通孔是压力检测装置的气流入口。密封垫圈有利于提高第一接口端与第二接口端连接的密封性,降低螺纹连接的密封要求。
所述密封垫圈包括环状的垫圈主体部,垫圈主体部上设有垂直于垫圈主体部的垫圈凸起部,所述第二接口端的内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垫圈凸起部与环形凹槽相配合。
密封垫圈的主体部是卡在端面和内端面之间起密封功能的主体结构,通过环形凹槽与密封垫圈凸起部的配合,能固定密封垫圈在端面和内端面之间的位置,防止密封垫圈发生位移,从而影响密封效果。
所述第一接口端的端面上通孔的外缘设有环形凸起。
所述穿刺部为针管,针管的一端为穿刺端,针管的另一端为尾端,尾端贯穿第二接口端的内端面,所述尾端的外表面与环形凸起的内表面过盈配合。
第一接口端与第二接口端连接时,针管的尾端插入环形凸起内,过盈配合实现二次密封,即使密封垫圈密封失效,依然可以通过针管与环形凸起实现密封,能进一步提高第一接口端与第二接口端连接的密封性,从而提高检测精度。
所述尾端的外表面设有丁腈橡胶涂层。
所述针管为斜面针。斜面针的开口设置于针头的端面处,其优势在于可以利用市面上现有的针管,降低材料成本。
所述针管为侧孔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威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威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3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气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使用稳定的配电箱用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