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高度差的舵踵外板节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3802.X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47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刘智强;李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斯达瑞船舶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70 | 分类号: | B63B3/70;B63H2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庆 |
地址: | 201207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度 舵踵外板 节点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高度差的舵踵外板节点结构,包括第一内部衬垫板、第二内部衬垫板、多个第一舵踵外板、多个第二舵踵外板、过渡板和外部衬垫板;第一内部衬垫板和第二内部衬垫板焊接于船体并相互配合形成高度落差处;过渡板与第一内部衬垫板和第二内部衬垫板焊接并覆盖高度落差处,过渡板通过外部衬垫板与相邻的第一舵踵外板和第二舵踵外板焊接,与过渡板相邻的第一舵踵外板和第二舵踵外板的形状与过渡板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有高度差的舵踵外板节点结构,通过改变原有节点设计方式,在平台高度差处单独形式外板,让舵踵外板能够有效连续,避免应力集中点的出现;同时,又有限避免在高度差位置的焊接施工,尽量减少破坏,防止裂纹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高度差的舵踵外板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船舶在海上运营时,对应有高度差的船舶舵踵,传统设计结构形式,由于挂舵臂和船壳板交界处两外板之间没有任何连接结构,无法避免高度的突变。由于长期受到转舵、水流、波浪的外力影响,此处受力无法得到有效传递,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容易最先产生裂纹,造成船舶损坏。
现有技术文件中相关规定:
《散货船结构检验、评估与修理指南》:“3.5.3.1大多数裂纹出现于应力集中的部位。”
《钢质海船入级规范》第2篇:“1.2.5.1主要构件的布置,应确保结构的有效连续性,避免剖面或高度的突然变化。当构件在舱壁或其他主要构件的两侧对接时,应保证其位置在同一直线上。”
《散货船结构检验、评估与修理指南》:“3.7.4.2(2)在结构中断连续处的纵骨裂纹是由于连接处结构的不连续性引起的额外应力集中而产生的。”
现有营运船舶已经诸多出现上述问题,产生了裂纹,造成的了舵踵外板的损坏。
请参阅图1,现有技术,舵踵外板1在高度差产生的位置,由于挂舵臂和船壳板交界处两外板之间没有任何连接结构,形成高应力区A,无法避免高度的突变,产生硬点。同时由于假舵结构空间狭小,施工时无法进入内部进行焊接,目前采用的焊接方式为舵踵内部先焊接第一衬垫板2和第二衬垫板3,多块舵踵外板1贴在第一衬垫板2和第二衬垫板3上进行衬垫焊处理。而对两相邻具有高度差的舵踵外板1,在舵踵高低平台落差处,第一衬垫板2、第二衬垫板3和两相邻具有高度差的舵踵外板1的焊接以及第一衬垫板2和第二衬垫板3之间的焊接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同时由于两相邻具有高度差的舵踵外板1在上平台交汇处无法进行有效连接,形成硬点。因此当舵踵在受到转舵、水流、波浪的外力影响时,此处受力无法得到有效传递,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容易最先产生裂纹,造成船舶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高度差的舵踵外板节点结构,通过改变原有节点设计方式,在平台高度差处单独形式外板,让舵踵外板能够有效连续,避免应力集中点的出现;同时,又有限避免在高度差位置的焊接施工,尽量减少破坏,防止裂纹的产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有高度差的舵踵外板节点结构,包括一第一内部衬垫板、一第二内部衬垫板、多个第一舵踵外板、多个第二舵踵外板、一过渡板和一外部衬垫板;所述第一内部衬垫板和所述第二内部衬垫板焊接于一船体并相互配合形成一高度落差处;所述第一舵踵外板并列焊接于所述第一内部衬垫板外表面;所述第二舵踵外板并列焊接于所述第二内部衬垫板外表面;所述过渡板与所述第一内部衬垫板和所述第二内部衬垫板焊接并覆盖所述高度落差处,所述过渡板通过所述外部衬垫板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舵踵外板和所述第二舵踵外板焊接,与所述过渡板相邻的所述第一舵踵外板和所述第二舵踵外板的形状与所述过渡板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舵踵外板和所述第二舵踵外板的宽度相等;所述过渡板邻近所述第一舵踵外板的一侧与所述高度落差处的距离等于或接近二分之一所述第一舵踵外板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斯达瑞船舶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斯达瑞船舶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38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显示屏拆装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现场喷雾降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