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除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3824.6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6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陈天乐;沈莉;于光;周逢启;李仕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谷蓝焰(浏阳)新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0 | 分类号: | B65G37/00;B65G65/42;B65G65/32;F23J1/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市首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9 | 代理人: | 王春娇 |
地址: | 4103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系统 | ||
一种锅炉除灰系统,包括除尘器(1)、灰斗(2)、刮板输送机(3)、斗提机(4)、尘仓(5)和干式散装机(6),所述的除尘器(1)出口对应位于灰斗(2)进口上方,所述的灰斗(2)出口对应位于刮板输送机(3)进口上方,所述的刮板输送机(3)出口对应位于斗提机(4)进口上方,所述的斗提机(4)出口对应位于尘仓(5)进口上方,所述的尘仓(5)出口与干式散装机(6)进口连接,尘仓(5)出口设置有手动闸门(7)和电动排渣门(8)。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且环保、密闭,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灰系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锅炉除灰系统,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矿山、饲料生产、制药等生产企业中,少不了锅炉的使用,通常锅炉需要配套除灰装置,灰属于煤或生物质燃烧后的废弃产物。炉灰产生于锅炉下部,颗粒度较细,通常采取连续或定期排放。但是,现有的除灰装置大多结构复杂,且多为为非封闭式的,环保性能差,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锅炉除灰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锅炉除灰系统,包括除尘器、灰斗、刮板输送机、斗提机、尘仓和干式散装机,所述的除尘器出口对应位于灰斗进口上方,所述的灰斗出口对应位于刮板输送机进口上方,所述的刮板输送机出口对应位于斗提机进口上方,所述的斗提机出口对应位于尘仓进口上方,所述的尘仓出口与干式散装机进口连接,尘仓出口设置有手动闸门和电动排渣门。
所述的尘仓上部设置有布袋除尘器,尘仓顶部的除尘口与布袋除尘器的进口连接。
所述的除尘口上设置有真空压力释放阀。
所述的尘仓中设置有连续料位计。
所述的尘仓与干式散装机之间设置有排尘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除灰系统包括除尘器、灰斗、刮板输送机、斗提机、尘仓和干式散装机,除尘器出口对应位于灰斗进口上方,灰斗出口对应位于刮板输送机进口上方,刮板输送机出口对应位于斗提机进口上方,斗提机出口对应位于尘仓进口上方,尘仓出口与干式散装机进口连接,尘仓出口设置有手动闸门和电动排渣门;该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且环保、密闭,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除尘器1,灰斗2,刮板输送机3,斗提机4,尘仓5,干式散装机6,手动闸门7,电动排渣门8,布袋除尘器9,连续料位计10,排尘管道11,真空压力释放阀1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一种锅炉除灰系统,包括除尘器1、灰斗2、刮板输送机3、斗提机4、尘仓5和干式散装机6。所述的除尘器1出口对应位于灰斗2进口上方,所述的灰斗2出口对应位于刮板输送机3进口上方;所述的刮板输送机3出口对应位于斗提机4进口上方,所述的斗提机4出口对应位于尘仓5进口上方,所述的尘仓5出口与干式散装机6进口连接,尘仓5出口设置有手动闸门7和电动排渣门8。
参见图1,所述的尘仓5上部设置有布袋除尘器9,尘仓5顶部的除尘口与布袋除尘器9的进口连接。
参见图1,所述的除尘口上设置有真空压力释放阀12。
参见图1,所述的尘仓5中设置有连续料位计10。
参见图1,所述的尘仓5与干式散装机6之间设置有排尘管道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谷蓝焰(浏阳)新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光谷蓝焰(浏阳)新能源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38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盐碱地植物的栽培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导轨折叠式共享陪护床头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