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滴检测系统及微滴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3859.X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10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罗杵添;梁帅;何关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陆潘冰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系统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滴检测系统及微滴控制装置。微滴控制装置包括:安装本体、输液组件、抵触组件与检测芯片,所述安装本体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检测芯片的安装腔,所述安装本体上开设有进液孔,且所述进液孔均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所述抵触组件套设在所述输液组件的外部,所述输液组件经过所述进液孔导入所述安装腔,所述抵触组件与所述进液孔的孔壁相抵触,所述输液组件用于输送样品微滴,所述检测芯片用于对所述输液组件输送的样品微滴进行检测。上述微滴控制装置有效避免微滴控制装置出现漏液现象,提高了微滴控制装置对于样品的检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学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滴检测系统及微滴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许多生物医学应用都依赖与试剂结合的样品的高通量测定。通过微滴检测技术可以满足这种高通量检测需求。目前,传统的微滴检测技术是通过夹具对检测芯片进行夹持,输液管与夹具相连通,并通过输液管将待测样品以微滴的形式送至检测芯片进行检测。但是,输液管与夹具连通时,夹具与输液管之间加设有橡胶垫,即输液管穿过橡胶垫伸入夹具内部,此时橡胶垫在输液管与夹具的相互作用下会产生弹力,从而导致输液管在弹力作用下容易产生移位(例如:输液管在弹力作用下直接弹出夹具),使得样品在随输液管导入夹具的过程中出现漏液情况,降低了对样品的检测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降低了对样品的检测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微滴检测系统及微滴控制装置。
一种微滴控制装置,所述微滴控制装置包括:安装本体、输液组件、抵触组件与检测芯片,所述安装本体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检测芯片的安装腔,所述安装本体上开设有进液孔,且所述进液孔均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所述抵触组件套设在所述输液组件的外部,所述输液组件经过所述进液孔导入所述安装腔,所述抵触组件与所述进液孔的孔壁相抵触,所述输液组件用于输送样品微滴,所述检测芯片用于对所述输液组件输送的样品微滴进行检测。
一种微滴检测系统,包括微滴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与样品采集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接液管相连通,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油液输液管相连通,所述样品采集件与所述样品输液管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液组件包括接液管、样品输液管与油液输液管,所述安装本体上还设有接液孔,所述接液孔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所述接液管经过所述接液孔伸入所述安装腔中,所述进液孔包括油液孔与样品孔,所述样品输液管经过所述样品孔伸入所述安装腔中,所述油液输液管经过所述油液孔伸入所述安装腔中,所述接液管、所述样品输液管与所述油液输液管三者均在所述安装腔中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触组件包括第一抵触件、第二抵触件与第三抵触件,所述第一抵触件套设在所述接液管的外部,所述第一抵触件与所述接液孔的孔壁相抵触,所述第二抵触件套设在所述样品输液管的外部,所述第二抵触件与所述样品孔的孔壁相抵触,所述第三抵触件套设在所述油液输液管的外部,所述第三抵触件与所述油液孔的孔壁相抵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未经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38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P片上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预筛分技术的矿石破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