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电模组、触控反馈模组及触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4390.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9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危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菲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41/047 | 分类号: | H01L41/047;H01L41/083;H01L41/113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宁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电 模组 反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电模组、触控反馈模组及触控装置,压电模组两个柔性叉指电极、压电薄片、正极接口以及负极接口,其中:压电薄片设置在两个柔性叉指电极之间;每个柔性叉指电极中均相应设置有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且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均设置在柔性叉指电极的中间区域;每一个柔性叉指电极包括正极指部和负极指部,两个柔性叉指电极相对压电薄片呈镜面对称,两个正极指部电连接,且通过正极接口和引出,两个负极指部电连接,且通过负极接口引出,与现有叠层压电陶瓷相比,柔韧性较好,不易脆断,使用寿命较长,相同电压下产生的形变驱动效果较好;与现有压电模组相比,电场分布区域较大,有效提高压电薄片的利用率,从而提高驱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电模组、触控反馈模组及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在触控技术领域,由于压电触控反馈具有响应速度快、驱动频带宽、振动强度大、振动体验感觉细腻真实、声学噪声小、功耗低等优点,在微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车载设备等需要触控反馈和压力感知的触控装置。
传统的压电触控反馈的执行器具有以下两种:方式一,叠层压电陶瓷,通过叠层压电陶瓷的形变实现信号传递和振动传递,但是现有叠层压电陶瓷的脆性较大,不易实现弯曲变形,而且压电响应d31系数较小,相同电压下产生的形变驱动效果较差,并且叠层压电陶瓷的工艺复杂且不可控;方式二,压电模组,通过压电模组的形变实现信号传递和振动传递,但是压电模组的电场利用率较低,相同电压下产生的形变驱动效果较差,并且压电模组的振动容易影响用于传递振动的悬翼板的振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压电触控反馈的执行器驱动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压电模组、触控反馈模组及触控装置。
一种压电模组,包括两个柔性叉指电极、压电薄片、正极接口以及负极接口,其中:
所述压电薄片设置在两个所述柔性叉指电极之间;
每个所述柔性叉指电极中均相应设置有所述正极接口和所述负极接口,且所述正极接口和所述负极接口均设置在所述柔性叉指电极的中间区域;
每一个所述柔性叉指电极包括正极指部和负极指部,两个所述柔性叉指电极相对所述压电薄片呈镜面对称,两个所述正极指部电连接,且通过所述正极接口引出,两个所述负极指部电连接,且通过所述负极接口引出。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两个柔性叉指电极作为压电模组的极化电极和工作电极,其两电极产生的电场方向均沿两个柔性叉指电极的层叠方向分布,根据压电响应d33模式,压电薄片产生弯曲形变,并且其产生的正负电荷分别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引出以实现电信号的传递;由于柔性叉指电极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并且压电薄片的压电响应d33系数较大,可使与之组合的悬翼板产生更明显的振动效果,因此与现有叠层压电陶瓷相比,上述压电模组柔韧性较好,受电压激励易实现弯曲变形并且发生弯曲后不易脆断,使用寿命较长,相同电压下产生的形变驱动效果较好,并且该压电模组相比于叠层压电陶瓷具有成本更低、制备工艺更简单、稳定性更好等优点,使用过程中如果某处产生失效,也不影响整体的使用效果;由于正极接口和负极接口分别设置在柔性叉指电极的中间区域,因此与现有压电模组相比,两端电场分布区域得以扩展,电场分布区域较大,可以有效提高压电薄片的利用率,从而提高驱动效果,压电模组的中间区域一般用于与悬翼板的固定位置相抵接,该中间区域无电场分布,压电薄片无法触发压电效应,因此对悬翼板振动效果无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叉指电极包括柔性绝缘薄膜,每一所述柔性叉指电极的所述正极指部和所述负极指部分别形成于所述柔性绝缘薄膜的靠近所述压电薄片的一侧,所述正极指部包括第一走线和多个第二走线,所述负极指部包括第三走线和多个第四走线,其中:
所述第一走线和所述第三走线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菲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欧菲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4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汉字培训规范书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锌锰电池用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