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交通模型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4557.4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22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富海鹰;王平;杨荣山;王泗;赵坪锐;周曦;何畏;王若羽;沈明亮;钱蜻蜓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7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模型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模型测试装置,包括模拟环境结构、承载台、挠度检测装置,其中,承载台包括承载台框架、设置于承载台框架上的小车平台、小车牵引装置,所述小车平台设置于承载台框架两端,所述小车平台包括平台板以及设置于平台板上的轨道搭接滑槽,所述小车牵引装置设置于轨道搭接滑槽的起始端,所述模拟环境结构设置于承载台框架底部,所述挠度检测装置固定于承载台框架上方。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模型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满足轨道交通模型的快速准确测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模型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轨道交通模型测试装置无法快速检测轨道模型的性能,测试过程较为麻烦,并且测试装置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模型测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轨道模型测试过程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模型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拟环境结构、承载台、挠度检测装置,其中,承载台包括承载台框架、设置于承载台框架上的小车平台、小车牵引装置,所述小车平台设置于承载台框架两端,所述小车平台包括平台板以及设置于平台板上的轨道搭接滑槽,所述小车牵引装置设置于轨道搭接滑槽的起始端,所述模拟环境结构设置于承载台框架底部,所述挠度检测装置固定于承载台框架上方。
进一步地,小车牵引装置包括设置于轨道搭接滑槽起点端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相连的滑轮、配设于滑轮上的牵引线。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台框架为四面开槽铝型材构成,所述承载台框架为四面开槽铝型材构成,所述小车平台的平台板卡接在承载台框架的开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搭接滑槽包括轨道板以及设置于轨道板两侧的轨道壁,所述轨道板中部设有轨道缝隙。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环境结构包括设置于承载台框架底部的箱体以及设置于箱体底部的填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填料层为干砂层。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环境结构的尺寸为长为1800mm、宽为600mm,高100mm。
进一步地,所述挠度检测装置包括门型固定支架以及间隔挂设于固定支架上的挠度检测仪,所述门型固定支架的支撑脚分别固定于承载台框架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线为尼龙绳。
可见,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模型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满足轨道交通模型的快速准确测试。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测试模型中模拟环境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测试模型中模拟环境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测试模型中承载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测试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测试模型中小车牵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有关标记为:
1:箱体;
2:填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45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安全帽的脑电信息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块化铝合金车身侧围总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