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五金件弯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4618.7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5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玖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1 | 分类号: | B21D5/01;B21D4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王珍 |
地址: | 3003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金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五金件弯折装置,包括限位箱,限位箱内腔的后侧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椭圆盘,限位箱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推动机构,两个推动机构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启电机通过带动椭圆盘转动,使椭圆盘的两侧推动固定板向一侧运动,进而使固定板通过连杆带动支撑板向下运动,进而带动两个L形杆向下运动,使L形杆对五金件进行限位,即可达到限位效果好的目的,该五金件弯折装置,具备限位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五金件折弯装置对五金件限位大多都是弹性限位,弯折时五金件容易脱离限位,导致对五金件冲弯折的位置有所偏离,进而使五金件报废,浪费材料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五金件弯折装置。
背景技术
折弯—金属板料在折弯机上模或下模的压力下,首先经过弹性变形,然后进入塑性变形,在塑性弯曲的开始阶段,板料是自由弯曲的,随着上模或下模对板料的施压,板料与下模V型槽内表面逐渐靠紧,同时曲率半径和弯曲力臂也逐渐变小,继续加压直到行程终止,使上下模与板材三点靠紧全接触,此时完成一个V型弯曲,就是俗称的折弯。
有些五金件在加工的时候需要将其进行折弯处理,方便使用人员使用,目前五金件折弯装置对五金件限位大多都是弹性限位,弯折时五金件容易脱离限位,导致对五金件冲弯折的位置有所偏离,进而使五金件报废,浪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金件弯折装置,具备限位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五金件折弯装置对五金件限位大多都是弹性限位,弯折时五金件容易脱离限位,导致对五金件冲弯折的位置有所偏离,进而使五金件报废,浪费材料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金件弯折装置,包括限位箱,所述限位箱内腔的后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椭圆盘,所述限位箱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推动机构,两个推动机构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椭圆盘的两侧与固定板相接触,两个固定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导向机构一,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向轴,所述转向轴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转向轴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导向机构二,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杆,所述L形杆的顶部贯穿至限位箱的顶部,所述限位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限位箱顶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顶部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至L形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折弯块。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固定于限位箱内腔两侧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弹簧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两个固定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动杆,两个推动杆相对的一端均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一包括开设于限位箱内腔底部两侧的导向槽一,所述导向槽一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导向杆一,所述导向杆一的顶部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机构二包括开设于限位箱内腔两侧的导向槽二,所述导向槽二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导向块,两个导向块相对的一侧均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L形杆内腔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放置台的顶部开设有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与折弯块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启电机通过带动椭圆盘转动,使椭圆盘的两侧推动固定板向一侧运动,进而使固定板通过连杆带动支撑板向下运动,进而带动两个L形杆向下运动,使L形杆对五金件进行限位,即可达到限位效果好的目的,该五金件弯折装置,具备限位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目前五金件折弯装置对五金件限位大多都是弹性限位,弯折时五金件容易脱离限位,导致对五金件冲弯折的位置有所偏离,进而使五金件报废,浪费材料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玖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玖丰重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46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