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扶梯逆向进入提醒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6282.8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65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积栋;李梓靖;王博;刘恺;韦寒苍;董宇;张宇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州市轨道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柳州智能交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9/00 | 分类号: | B66B29/0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莫燕华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扶梯 逆向 进入 提醒 报警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扶梯逆向进入提醒报警装置,一种自动扶梯逆向进入提醒报警装置,包括扶梯控制柜、报警及提醒装置盒、综合监控服务器以及综合监控显示器;所述扶梯控制柜与所述报警及提醒装置盒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及提醒装置盒与所述综合监控服务器电性连接,所述综合监控服务器与所述综合监控显示器电性连接;可有效降低乘客因误入与运行方向相反的自动扶梯发生的安全事故。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乘客因误入与运行方向相反的自动扶梯发生的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电扶梯行业安全防护技术领域,主要涉及自动扶梯逆向进入提醒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自动扶梯作为一种输送人员的特种设备,在城市轨道交通及其他公共场所都有安装,因此自动扶梯除在本体安全性以外在人员使用时安全保障方面也尤为重要。在自动扶梯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安全事故,不乏有很多非设备本体原因造成而是由于乘梯人员不按照相关规定乘梯而发生的事故,包括乘梯人员违反乘梯规定或在无主观意识下逆向进入扶梯发生的事故,扶梯本身不具备逆向进入提醒功能,而往往这些都是导致无主观意识情况下逆向进入扶梯发生事故的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扶梯逆向进入提醒报警装置,可有效降低乘客因误入与运行方向相反的自动扶梯发生的安全事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扶梯逆向进入提醒报警装置,包括扶梯控制柜、报警及提醒装置盒、综合监控服务器以及综合监控显示器;所述扶梯控制柜与所述报警及提醒装置盒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及提醒装置盒与所述综合监控服务器电性连接,所述综合监控服务器与所述综合监控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及提醒装置盒包括微型摄像头、蜂鸣器、图像处理器、逻辑判断单元、控制器、时间继电器以及电磁继电器;所述微型摄像头与图像处理器的输入端T1电性连接,所述图像处理器的输出端T2与逻辑判断单元的第一输入端A1连接,所述逻辑判断单元的第二输出端B2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KR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KC2与所述时间继电器电性连接,所述时间继电器与所述电磁继电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磁继电器与所述蜂鸣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逻辑判断单元的第二输入端A2与所述扶梯控制柜的第一输出端ZT1电性连接,所述逻辑判断单元的第一输出端B1与所述扶梯控制柜的第二输出端ZT2电性连接,所述逻辑判断单元的第三输出端RS1与所述综合监控服务器的输入端ZJ1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扶梯控制柜和报警及提醒装置盒安装在扶梯支撑座中。
优选的,所述微型摄像头包括第一微型摄像头和第二微型摄像头;所述第一微型摄像头安装在自动扶梯的下梯口的扶手带入口的下端,所述第二微型摄像头安装在自动扶梯的上梯口的扶手带入口的下端,
所述蜂鸣器包括第一蜂鸣器和第二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安装扶梯出入口右侧扶手转向端往上10CM处,且所述第一蜂鸣器和所述第二蜂鸣器与所述第一微型摄像头和所述第二微型摄像头分别对应安装。
优选的,所述时间继电器和所述蜂鸣器接入的是电梯检修照明电源,其电压为AC36V。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报警装置,其微型摄像头只需探测乘梯人员鞋子并将鞋头方向视频处理后通过与扶梯运行方向对比便可准确进行提醒报警,本装置具有维护方便、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成本低的特点。
2、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降低因乘梯人员进入扶梯方向与扶梯运行方向相反的情况下存在的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在扶梯上安装逆向进入提醒报警装置,在乘梯人员进入扶梯方向与扶梯运行方向相反是可以自动蜂鸣报警并播放提示语音,确保能够及时提醒乘梯人员并在第一时间将报警信息通知相关值班人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报警装置在扶梯中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州市轨道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柳州智能交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州市轨道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柳州智能交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62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蜂鸟扑翼飞行器
- 下一篇:活性炭吸附脱附催化燃烧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