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脉穿刺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7497.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9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孟利刚;马星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A61B5/021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郎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脉 穿刺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种动脉穿刺固定装置,包括手臂托板、垫枕、手掌固定子母带、固定带组和交叉固定带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动脉穿刺固定装置,其手臂托板采用了契合人体手臂下端外部轮廓形状,使之与患者手臂下端无缝贴合,防止手臂单独移动;手臂托板的手腕部设置有垫枕,采用中空充气式结构可以依据患者个体差异调节高度,保证患者手腕屈曲率达到最佳穿刺角度60°;又采用了手掌固定子母带、固定带组进行多次固定,保证留置针与患者手臂上的紧密贴合;另外,出于对留置针在不同患者手腕上体现出位置的差异性的考量,设置交叉固定带组再次加固,以保证留置针紧贴于患者手臂不自由滑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动脉穿刺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动脉压是器官血流流动的主要动力,是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主要特征表现。危重患者监测项目主要是动脉压,在临床上主要采用无创动脉压监测和有创动脉压监测两种。然而无创动脉压的监测对于一些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危重病患者存在着诸多限制,因其不能动态地、准确地反应患者实际的血压水平,必须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
有创血压监测通常采用桡动脉和股动脉作为监测的穿刺点,因桡动脉位置表浅且相对固定、血管平直容易穿刺为首选途径。但当采用桡动脉用作动脉穿刺点时,常常因病人手腕的扭动或弯曲,致使穿刺针脱管、扭曲等,从而给医护人员即时监测病人的有创血压过程带来阻碍。不仅如此,进行有创血压的血气分析化验时需要反复穿刺,若留置针错位则需要重新打开创面进行针芯的二次穿插,这会大大增加病人的痛苦,也降低了医护人员的抢救效率。
因此,如何有效固定动脉留置针成为在医疗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动脉穿刺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脉穿刺固定装置,包括手臂托板、垫枕、手掌固定子母带、固定带组和交叉固定带组;
所述手臂托板的轮廓与人体手臂下端的外部轮廓相契合,覆盖上臂桡骨至手掌段,且依靠人体手臂下端的外部轮廓分为手掌区、手腕区和手臂区;所述手臂托板的手腕区中部设有垫枕;所述手掌区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手掌固定子母带,所述手掌固定子母带包括手掌固定母带和手掌固定子带;
所述交叉固定带组包括左交叉带、右交叉带和交叉带滑带;所述交叉带滑带为中间镂空的细带条,且所述左交叉带和右交叉带一端可滑动、可拆卸固定于所述交叉带滑带;所述交叉带滑带右端与所述手臂托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带组包括固定上带与固定下带,且其一端与所述手臂托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臂托板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臂托板由包含一块硬质表层与软质内垫的复合板材构成,且手臂托板的宽度为8-10cm。
进一步地,所述手掌固定母带与手掌固定子带相对与所述手臂托板固定处的一端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上带与固定下带与手臂托板右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上带与固定下带的中部各设有调节扣。
进一步地,所述左交叉带与右交叉带均为可替换一次性医用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上带与固定下带均为橡胶带或硅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交叉带滑带开口处设有两个金属卡口,所述左交叉带和右交叉带一端与所述金属卡口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垫枕为橡胶制品,内部中空可充空气,其侧面设有一气阀可调节垫枕的高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儿童医院,未经深圳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74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