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焊机的新型双电压检测及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7566.9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9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文;黄新成;李栋;梁国添;李浩;许桂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三乔焊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B23K37/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唐敏珊 |
地址: | 528247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焊机 新型 电压 检测 控制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焊机的新型双电压检测及控制电路,包括:检测及倍压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接入的电网的电压,并形成对应的控制指令;倍压模块,根据检测及倍压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启动不同的倍压模块,使电焊机得到不同的输入电压;所述检测及倍压控制模块与倍压模块连接,倍压模块与电焊机连接;通过检测输入电压AC端的电压来判断输入电压是220V还是380V,如果检测到输入电压是低输入电压,则通过控制使输入电压通过倍压的形式,使DC端的电压维持与高压输入一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焊机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电焊机的新型双电压检测及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我国的供电电网一般是220V或者380V,而电焊机接入电网使用时需要转换电路来控制转换电压,保证电焊机在其额定的电压范围内工作。但是,如何快速判断接入的电网电压是220V或者380V,从而启动不同的转换电路实现对应的电压转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焊机的新型双电压检测及控制电路,旨在解决如何快速判断接入的电网电压,从而启动不同的转换电路实现对应的电压转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焊机的新型双电压检测及控制电路,其中,包括:
检测及倍压控制模块,用于检测接入的电网的电压,并形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倍压模块,根据检测及倍压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启动不同的倍压模块,使电焊机得到不同的输入电压;
所述检测及倍压控制模块与倍压模块连接,倍压模块与电焊机连接。
所述的电焊机的新型双电压检测及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检测及倍压控制模块包括第十七电阻、第六二极管、第五稳压管、第六稳压管、第三稳压管、第四电阻和第一可控硅整流器,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连接电网电压输入端,第十七电阻的一端与倍压模块连接,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六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五稳压管的负极连接,第五稳压管的正极与第六稳压管的负极连接,第六稳压管的正极与第三稳压管的负极连接,第三稳压管的正极与第一可控硅整流器的1脚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与第三稳压管的负极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电网电压输出端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倍压模块连接,第一可控硅整流器的2脚与电网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一可控硅整流器的3脚连接24V直流电压,第一可控硅整流器的4脚与第十五电容一端连接,第十五电容另一端接地;第一可控硅整流器的4脚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接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可控硅的控制极连接,第一可控硅的阴极接地,第一可控硅的阳极与第二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24V直流电压;第一可控硅的阳极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24V直流电压;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极性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二极性电容的负极接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三稳压管的正极连接,第三稳压管的负极连接24V直流电压;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稳压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稳压管的正极接地;第一稳压管的正极与第二倍压继电器的栅极连接,第二倍压继电器的源极接地,第二倍压继电器的漏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24V直流电压;第二倍压继电器的漏极与倍压模块连接。
所述的电焊机的新型双电压检测及控制电路,其中,还包括缓启动控制模块,所述缓启动控制模块与倍压模块连接,缓启动控制模块与电焊机连接,缓启动控制模块与检测及倍压控制模块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三乔焊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三乔焊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75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房建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分段式色谱层析柱固定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