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物强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9069.2 | 申请日: | 2020-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8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宇;袁志;李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建筑物 强度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物强度检测装置,包括顶框,所述顶框的底端设置有底框,所述底框和顶框焊接固定,所述顶框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顶框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环形圈板,所述环形圈板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环形圈板通过固定螺栓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圈板的内侧设置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自由端设置有水平板,所述顶框的顶端设置有吹风机;通过设置的支撑架和环形圈板能够便于进行使用,通过设置的环形圈板的转动来调整混凝土块被固定的位置,从而便于对不同需求的混凝土块进行固定,缩短固定所需的时间,便于对不同的混凝土块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物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混凝土进行建筑的构筑,通过强度检测装置能够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在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对混凝土进行固定,使用不便;
2、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对产生的细小颗粒进行过滤处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物强度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物强度检测装置,具有固定便捷和便于处理碎屑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物强度检测装置,包括顶框,所述顶框的底端设置有底框,所述底框和顶框焊接固定,所述顶框的内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顶框焊接固定,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环形圈板,所述环形圈板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环形圈板通过固定螺栓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环形圈板的内侧设置有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自由端设置有水平板,所述顶框的顶端设置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与顶框胶粘连接,所述底框的内侧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与底框胶粘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物强度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底框上安装有圆管,所述圆管上设置有滤尘布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物强度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底框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底框胶粘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物强度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圆管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圆管对称分布在底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物强度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液压油缸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液压油缸对称分布在环形圈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用建筑物强度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顶框的一侧设置有侧门,所述侧门通过铰链与顶框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支撑架和环形圈板能够便于进行使用,通过设置的环形圈板的转动来调整混凝土块被固定的位置,从而便于对不同需求的混凝土块进行固定,缩短固定所需的时间,便于对不同的混凝土块进行固定。
2、通过设置的吹风机和滤尘布袋来便于进行使用,通过设置的吹风机运行来产生气流,从而使得压碎的细小颗粒被吹动至滤尘布袋中,通过滤尘布袋即可对挤压产生的细小颗粒进行过滤,便于后续的清理。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未经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90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养护铺设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中抗折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