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壳体防漏气的导电铜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09429.9 | 申请日: | 2020-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8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成惊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浩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10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刘熙 |
地址: | 411201 湖南省湘潭市九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壳体 漏气 导电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壳体防漏气的导电铜排结构,包括塑胶后壳、设在塑胶后壳上用于电池导电的铜排,所述铜排上设有所述塑胶后壳注塑成型时使塑胶填充的穿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铜排上设置穿孔,可使塑胶后壳包裹铜排的塑胶上下连接起来,通过塑胶收缩使其与铜排的结合力最大化,从而避免二者之间剥离而产生间隙导致漏气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壳体防漏气的导电铜排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如图1、图2所示,包括放置锂电池内腔3的塑胶后壳1、设在塑胶后壳1上将塑胶后壳1内外零件4、5连起来用于电池导电的带电镀的铜排2,整个后壳1内部都需要密封。由于铜排2电镀后表面很光滑,后壳1的塑胶与光滑的铜排2的结合部101与铜排2之间的结合力较小,结合部101的塑胶上下壁很容易与铜排2剥离,使二者之间产生很小的间隙a因而漏气,导致密封性试验不能通过, 如图3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后壳气密性的电池壳体防漏气的导电铜排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壳体防漏气的导电铜排结构,包括塑胶后壳、设在塑胶后壳上用于电池导电的铜排,所述铜排上设有所述塑胶后壳注塑成型时使塑胶填充的穿孔。
所述铜排的穿孔位于铜排与塑胶后壳底部的结合部,铜排位于塑胶后壳内外的两端分别设有与锂电池连接的导电零件和与用电设备连接的导电零件。
所述铜排的穿孔排列方式如下:sd1为塑胶到穿孔的距离,0.5毫米sd11毫米;sd2为两穿孔之间的距离;sd3为穿孔的直径,sd3=2sd7; sd4为穿孔至铜排侧边的距离;sd6为铜排的宽度;sd7为铜排的厚度;当8毫米≤sd615毫米时,打一排穿孔sd2=4±1毫米,需满足sd6-sd3最小导电的量宽度;当15毫米≤sd621毫米时,打两排穿孔,sd2=4±1毫米,需满足sd6-sd3最小导电的量宽度,3毫米sd46毫米;当21毫米≤sd627毫米时,打3排孔,sd2=4±1毫米,需满足sd6-2sd3最小导电的量宽度,3毫米sd46毫米;以此类推,铜排每加宽6毫米增加一排孔,保证打孔后最小横切面积大于最小导流量的面积。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铜排上设置穿孔,可使塑胶后壳包裹铜排的塑胶上下连接起来,通过塑胶收缩使其与铜排的结合力最大化,从而避免二者之间剥离而产生间隙导致漏气的发生。
2、塑胶后壳在注塑成型时由于注塑机压力较大,存在因塑胶流动将铜排推动导致产品不良的风险。铜排设置穿孔后塑胶可以从孔里面流过,这样大大的改善了塑胶的流动性,使产品质量可以大幅度提升。
3、本实用新型只在铜排上面开孔,不用其他的密封结构,简化了工艺,提高了效率与合格率,同时很好的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资源。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池塑胶后壳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CC向剖视图。
图6是图4的DD向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铜排之一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EE向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铜排之二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铜排之三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浩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浩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94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由落体演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杠杆原理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