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妇科用子宫内膜炎护理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0239.9 | 申请日: | 2020-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0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廖凯莳;钟桑桑;廖莹莳;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凯莳 |
主分类号: | A61F7/10 | 分类号: | A61F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0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妇科 子宫 内膜 护理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妇科用子宫内膜炎护理工具,包括用于盛装蓄水的蓄水袋、开设于蓄水袋顶部用于注水的开口和用于对开口进行密封的密封拉链,还包括用于将蓄水袋固定且避免蓄水袋过快升温的封闭组件。该妇科用子宫内膜炎护理工具,通过中空壳体、盖体、固定件和通孔状隔板的配合使用,医护人员可将冰块一并放入至蓄水袋内部,将装有低温液态水及冰块的蓄水袋放入至中空壳体内部,由蓄水袋底部表面对患者皮肤表面进行冰敷降温,本申请技术方案相比较传统的直接使用蓄水袋物理降温方式,则有效解决了蓄水袋升温快、易滑动的问题,极大限度的提高了医疗护理过程中的物理降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妇科用子宫内膜炎护理工具。
背景技术
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结构发生炎性改变,细菌可沿阴道,宫颈上行或沿输卵管下行以及经淋巴系统到达子宫内膜,通常宫腔有良好的引流条件及周期性内膜剥脱,使炎症极少有机会长期停留于子宫内膜,但如急性期炎症治疗不彻底,或经常存在感染源,则炎症可反复发作,严重者可影响子宫肌层,成为子宫肌炎。
目前医疗机构在该类患者存在高热情况时,多以物理降温的方法来达到治疗效果,然而传统物理降温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弊端,且该弊端的出现,导致传统的物理降温方法已然无法满足目前本领域的高标准使用需求,现将传统物理降温方法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如下说明:
一、传统物理降温方法,多以降温后的蓄水袋对患者头部进行冰敷为主,然该类方法,在实际使用时,蓄水袋极易因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升温过快的情况,此种情况的出现,将不利于患者的物理降温治疗。
二、传统物理降温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蓄水袋易滑动、偏离于对患者的冰敷部位,由此则降低对患者的物理降温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妇科用子宫内膜炎护理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降温方法不利于对子宫内膜炎患者进行物理降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妇科用子宫内膜炎护理工具,包括用于盛装蓄水的蓄水袋、开设于蓄水袋顶部用于注水的开口和用于对开口进行密封的密封拉链,还包括用于将蓄水袋固定且避免蓄水袋过快升温的封闭组件;
所述封闭组件包括顶部及底部为开口的中空壳体、用于将蓄水袋固定于中空壳体内部的固定件和设置于中空壳体顶部且通过铰链连接用于对中空壳体顶部开口进行封盖的盖体,所述蓄水袋经固定件固定于中空壳体的内部,所述中空壳体的底部开口与患者皮肤相接触,由中空壳体、盖体及患者皮肤表面所构成的空间可为对蓄水袋进行密封隔温的密闭空间;
所述蓄水袋的内部设置有可支撑盛放冰块的通孔状隔板。
进一步,所述中空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扩大中空壳体底部开口面积的扩张壳体,所述固定件至少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固定件呈由上至下的垂直分布装,一个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于中空壳体内部两侧的正极磁体卡槽和设置于蓄水袋两侧与正极磁体卡槽磁性相吸且可卡位于正极磁体卡槽一侧的负极磁体卡块,所述蓄水袋经至少两个固定件可调节位于中空壳体的内部高度,当所述蓄水袋高度较高时,则其冰敷面积较小,反之,则冰敷面积较大。
进一步,所述扩张壳体的底部环绕设置有吸盘条。
进一步,所述中空壳体的内侧面刷涂有保温涂料。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增加翻转后盖体固定于中空壳体顶部开口处的磁吸组件。
进一步,所述磁吸组件包括环绕设置于盖体一侧的软质聚氯乙烯外套和环绕设置于中空壳体顶部与软质聚氯乙烯外套磁性相吸的磁性胶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凯莳,未经廖凯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02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