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作物行间喷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0606.5 | 申请日: | 2020-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7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秦邵恩;秦广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多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7/00 | 分类号: | A01M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作物 行间 喷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作物行间喷雾装置,包括行走于作物行间的车体,车体上设置有驱动其行走的动力装置,车体一端设置有扶手,另一端设置有风筒喷雾机构和喷杆喷雾机构,风筒喷雾机构的喷雾方向与车体前进方向相反,喷杆喷雾机构的喷雾方向朝向车体侧面,风筒喷雾机构和喷杆喷雾机构均各自通过管道与药箱连接,两个管道上均设置有泵体,药箱设置在车体上;本实用新型的作物行间喷雾装置,整体结构小巧、轻便、稳定性好,通过设置动力装置驱动车体行走,作业人员通过扶手控制方向,具有喷雾作业轻松、效率高,作物叶片正反面喷雾覆盖率高和穿透性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保喷雾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作物行间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高杆作物主要包括玉米、高粱和蓖麻等,其中种植范围比较广泛的是玉米,玉米中后期高度可达2m左右,由于高度较高导致植保喷雾非常困难。
目前针对高杆作物的喷雾作业主要有三种形式,1、背负式喷雾器,操作人员背着喷雾器行走在作物行间作业,作业时,需要人员拿着喷杆对着高杆作物侧面上下往复喷雾,上述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操作人员身体与作物接触,皮肤容易被作物划伤等伤害,雾状药物附着在身上,容易发生药物中毒,另外存在作业效率低和效果差;2、有人驾驶式喷雾机,操作人员坐在喷雾机上,喷雾机主体结构高于作物的高度,该喷雾机虽然具有作业效率高,降低人员中毒率,但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重心高,稳定性差,造价昂贵等缺陷;3、无人驾驶式喷雾机,该喷雾机虽然较有人驾驶喷雾机结构和体积有所减小,但同样存在着重心高,稳定性差的缺陷,并且轧苗率较高。因此,急需一种结构轻便,稳定性好,操作轻巧、省力,具有很好的作业效率和穿透性的喷雾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物行间喷雾装置以解决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作物行间喷雾装置,包括行走于作物行间的车体,车体上设置有驱动其行走的动力装置,车体一端设置有扶手,另一端设置有风筒喷雾机构和/或喷杆喷雾机构,风筒喷雾机构的喷雾方向与车体前进方向相反,喷杆喷雾机构的喷雾方向朝向车体侧面,风筒喷雾机构和喷杆喷雾机构均各自通过管道与药箱连接,两个管道上均设置有泵体,药箱设置在车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车体为三轮车体,车体底部靠近扶手一端水平转动设置有一个车轮,另一端底部两侧设置有两个车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车体为四轮车体,车体两端底部分别设置有两个车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筒喷雾机构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筒,且出风口高度高于进风口,风筒内设置有轴流风机,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一喷头,第一喷头通过管道与泵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喷杆喷雾机构包括两个分别竖直设置在车体上两侧的喷杆,喷杆上设置有第二喷头,喷杆通过管道与泵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车体上位于前进方向上的前端设置有分苗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扶手上方设置有遮阳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车体和/或遮阳装置上设置有风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作物行间喷雾装置,整体结构小巧、轻便、稳定性好,通过设置动力装置驱动车体行走,作业人员通过扶手控制方向,具有喷雾作业轻松、效率高,作物叶片正反面喷雾覆盖率高和穿透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遮阳装置和风扇未图示);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多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多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06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好的喷雾机
- 下一篇:一种植保喷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