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坯料加热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2962.0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0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饶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璧山区茂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3/04 | 分类号: | F27D3/04;B65G47/82;B65G11/02;B21J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艾诚璐 |
地址: | 4027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坯料 加热输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环件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坯料加热输送装置,包括加热炉,加热炉入口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板,输送板上固定连接有水平伸缩的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伸缩端朝向靠近加热炉的一侧,加热炉的出口段固定连接有用于出料的导料滑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坯料加热输送装置,以解决坯料送入与送出加热炉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环件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坯料加热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环件产品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法兰、齿圈、轮箍等。目前,环件生产的工艺流程为:将钢坯料进行加热,然后将加热好的坯料经过压力机镦粗、冲孔后,使用机械手将坯料送入辗环机中进行轧制。坯料在辗环机上被轧制成环件。
现有技术对坯料的加热,通常是人工使用夹钳夹取坯料并放入加热炉内,或者从加热炉内取出。此种方式不仅送料效率较低,人力成本很大,而且还存在有较高的安全风险,操作人员很容易被加热炉的高温所烫伤,因此急需一种送、出料设备来解决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坯料加热输送装置,以解决坯料送入与送出加热炉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坯料加热输送装置,包括加热炉,加热炉入口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板,输送板上固定连接有水平伸缩的伸缩机构,伸缩机构伸缩端朝向靠近加热炉的一侧,加热炉的出口段固定连接有用于出料的导料滑道。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方案通过伸缩机构实现坯料的自动送入加热炉功能。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手动夹取坯料放入加热炉,本技术方案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并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员被加热炉烧伤、烫伤的风险。
2、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导料滑道的进行出料输送。利用导料滑道进行输送一方面能够保证操作人员无接触高温的坯料,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导料滑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进而实现对加热后的坯料运输功能,使出炉后的坯料能够快速到达下一个加工的工序,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油缸,所述伸缩油缸螺纹连接在输送板端面上。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油缸的方式实现对坯料的运送,伸缩油缸具有推力大、运动过程稳定的技术优势。
进一步,所述伸缩油缸伸缩端上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垂直于水平面,所述推板的底面与输送板相贴合。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采用推板的结构,有效提高伸缩油缸所推送的面积,以便于对坯料进行整体的推送,避免出现因为坯料摆放位置偏离而无法进入加热炉的问题发生。
进一步,所述推板靠近加热炉的一侧固定有楔形凸起,所述楔形凸起的上表面为斜面。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推板侧壁上增设楔形凸起,以便于更好对坯料进行推送。上表面为斜面的楔形凸起能够将坯料从底部铲起并推送,有效降低坯料对伸缩油缸造成的阻力影响。
进一步,所述楔形凸起的底面同所述输送板表面贴合。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楔形凸起与输送版贴合的方式,以便于实现更好地从底部将坯料进行铲起,提高伸缩油缸的推送效率。
进一步,所述导料滑道包括第一导料道、第二导料道与第三导料道,所述第一导料道固定连接于加热炉出口处,所述第三导料道水平放置在地面上。
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利用导料滑道进行输送一方面能够保证操作人员无接触高温的坯料,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导料滑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进而实现对加热后的坯料运输功能,使出炉后的坯料能够快速到达下一个加工的工序,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所述导料滑道的宽度仅能容纳一个坯料的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璧山区茂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璧山区茂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2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BR膜反应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心内科理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