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苗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5348.X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0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姚久祥;韦明利;胡坤华;蒋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9/06 | 分类号: | A01K69/06 |
代理公司: | 北海市佳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5 | 代理人: | 黄建中 |
地址: | 53002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苗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鱼苗收集装置,包括一个槽状收集网,由底网、与底网两边连接的左侧网、右侧网以及与底网后端连接的后侧网,底网与左侧网、右侧网及后侧网形成一个上面开口的槽状的收集网,在左侧网的前端向外伸开使得收集网形成一个直边喇叭形的收集口。本实用新型根据鱼苗的活动规律设计而成,鱼苗在池塘中以集群形式呈顺时针或呈逆时针的方向沿着池塘边游动。因此,将本实用新型沿着池塘边逆着鱼苗游动方向固定,鱼苗就会自动游进本实用新型中,用工具捞取即可。本实用新型收集鱼苗效率高,不需耗费人力,鱼苗自动游进本收集装置中,降低了收集鱼苗的损伤率,损伤率只是0.5‑0.8%,鱼苗收集速度快且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鱼苗收集装置,属于水产养殖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鱼类养殖是在鱼苗培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鱼苗也就不可能有鱼的进一步放大养殖,鱼苗繁殖要在育苗池塘中进行,先由鱼卵孵化成鱼苗,进一步培育至一定规格,再移至养殖池塘中进行养殖,在这个过程中,收集鱼苗环节是一个关键环节,如何快速有效地把鱼苗收集起来再转移至养殖池塘这是个问题。传统的收集鱼苗只是用普通鱼网捕捞,这些普通鱼网包括抛网、拦网或拉网,用这些普通鱼网捕捞存在着这样的不足:一是效率不高,二是劳动强度大,三是损伤鱼苗,四是破坏培育池塘的生态环境。因此,根据鱼苗活动规律,提供一种收集装置,在一种平和状态下把鱼苗安全地收集起来,这就是本实用新型的意义所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鱼苗收集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利用了鱼苗的活动规律,鱼苗收集速度快且高效,克服传统鱼苗收集所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鱼苗收集装置,包括一个槽状收集网,所述收集网由底网,与底网两边连接的左侧网、右侧网以及与底网后端连接的后侧网,底网与左侧网、右侧网及后侧网形成一个上面开口的槽状的收集网,在左侧网的前端向外伸开使得收集网形成一个直边喇叭形的收集口。
所述底网、左侧网和右侧网的高度是1.5米-2米;所述收集网的宽度是2-3米,长度是20-30米,所述底网、左侧网和右侧网的网眼大小是2-3毫米,所述收集口的宽度是3-5米;
所述底网、左侧网和右侧网的上纲设置有浮子,下纲设置有坠子。
采取上述措施的本实用新型,根据鱼苗的活动规律设计而成,鱼苗活动时都是以集群形式进行,在池塘中以集群形式一起游动,或呈顺时针的方向或呈逆时针的方向沿着池塘边游动。因此,将本实用新型沿着池塘边逆着鱼苗游动方向固定,鱼苗就会自动游进本实用新型中,用工具捞取即可。本实用新型收集鱼苗效率高,不需耗费人力,只需在池塘中固定本实用新型即可,鱼苗自动游进本收集装中,降低了收集鱼苗的损伤率,用传统的网具收集鱼苗的损伤率是3-5%,用本实用新型收集鱼苗的损伤率只是0.5-0.8%,鱼苗收集速度快且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收集网1,底网2,左侧网3,右侧网4,后侧网5,收集口6,浮子7,坠子8,上纲9,下纲10,固定桩11。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53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油乳化废液处理装置
- 下一篇:电动拖把的水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