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泥加工用破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6229.6 | 申请日: | 2020-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3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汪新华;覃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新华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18/14;B02C18/18;B02C18/24;B02C18/22;B02C19/00;B02C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工用 破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泥加工用破碎装置,涉及水泥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破碎箱,所述破碎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研磨桶,所述破碎箱的顶部贯穿有进料斗,所述破碎箱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破碎轮,且破碎箱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破碎轮。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进料斗、第一电机、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破碎轮、第二破碎轮、第一破碎刀、第二破碎刀、斜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二电机、旋转轴、横轴和研磨轮之间的配合使用,既能对水泥原料进行破碎,又能进行研磨,增加了破碎的效果,且通过旋转轴、连接件和刮板之间的配合使用,防止部分处于研磨桶内部外沿处的水泥无法被研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泥加工用破碎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为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在水泥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破碎装置将大颗粒的水泥原料进行破碎,以增加水泥的品质。
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数水泥加工用破碎装置虽然完成了水泥原料的破碎,但是无法进行研磨,使得水泥原料的颗粒依然很大,导致破碎的效果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加工用破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泥加工用破碎装置,包括破碎箱,所述破碎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研磨桶,所述破碎箱的顶部贯穿有进料斗,且破碎箱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破碎箱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破碎轮,且破碎箱的内部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破碎轮,所述第一破碎轮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破碎刀,且第一破碎轮的中间贯穿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二破碎轮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破碎刀,且第二破碎轮的中间贯穿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后侧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后侧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破碎箱的内部下侧设置有斜板,且破碎箱临近研磨桶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研磨桶临近破碎箱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研磨桶的另一侧连通有排料管,所述研磨桶的内部中间设置有旋转轴,且研磨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旋转轴的下侧贯穿有横轴,所述研磨桶的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研磨轮,所述旋转轴的上侧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远离旋转轴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刮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斗处于第一破碎轮和第二破碎轮之间的上方,所述第一破碎刀与第二破碎刀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前端贯穿于破碎箱的前侧并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连接,且第一连接轴的后端与破碎箱的后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破碎箱的前后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破碎轮和第二连接轴与第二破碎轮均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齿轮和第二连接轴与第二齿轮均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啮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板与水平面呈20°夹角,所述斜板处于下方的顶部与第一通孔的底部内壁处于同一水平面,且斜板与第一通孔相适配,所述破碎箱的内部与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研磨桶的内部与第二通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轴与旋转轴通过过盈配合连接,且横轴与研磨轮通过间隙配合连接,所述横轴与研磨轮接触部位的直径小于其自身其他部位的直径,所述旋转轴的下端贯穿于研磨桶的底部并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旋转轴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所述刮板与研磨桶的内壁接触,且刮板与研磨桶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破碎箱和研磨桶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新华,未经汪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62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高架火炬主动防焖烧火炬头
-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用电缆收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