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管道检测牵拉试验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6267.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80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钱济人;章卫文;李锦涛;孙静;徐阶;季煜萤;丁楠;韩旭东;杨志强;王锦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M13/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管道 检测 牵拉 试验 平台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检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管道检测牵拉试验平台,包括试验场、牵引卷扬机、试验管道、回拖卷扬机、支墩及检测器,所述试验场内平行排列多种管径的试验管道,所述试验管道包括配套管道及缺陷管道,缺陷管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配套管道,两端的配套管道分别用于检测器的加速和减速;所述试验管道固定设置于管道支墩之上,所述试验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轨,所述牵引卷扬机与回拖卷扬机分别沿导轨运动,所述牵引卷扬机通过牵引钢丝绳连接检测器,检测器在试验管道内运动,用以实现多种试验管道的检测;可以使不同检测设备实现无级变速,具备多种口径管道进行不换管道测试的能力,减少缺陷管道的更换频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检测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管道检测牵拉试验平台。
背景技术
管道内检测器借助流体压差使检测器在管内运动,可用于检测管道缺陷,如内外壁腐蚀、损伤、变形、裂纹等,管道中线位置和管道结构特征如焊缝、三通、弯头等,用于对管道的综合性能的评价。检测器在投入检测前,需要通过牵拉试验对其性能进行全面试验和测试,并且完成对人工缺陷的识别和标定,建立分析评价所需要的数据模型库。
目前,国内具备的管道内检测器牵拉试验场地为固定单管式,当不同管径的内检测器进行牵拉试验时,需将原有试验管全部拆卸后再重新组装相适应口径的试验管,切换试验管不仅效率低下,每条试验管配备一台卷扬机,成本过大且利用率较低,还会影响检测精度,且为了方便拆卸,所建试验平台基本为简易管架式,大部分因管线距离短无法达到工业应用速度。
公开号为CN110131523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管道内检测器直线牵拉试验装置及牵拉试验方法,包含试验液箱、主卷扬机、副卷扬机、发送托架、接收托架、牵拉试验管及管道内检测器,可在所述牵拉试验管内模拟所需管道损伤,所述管道内检测器在主卷扬机和/或副卷扬机的作用下,由发送托架出发,通过所述牵拉试验管,运动至接收托架;所述牵拉试验管中预设有多种类型的缺陷,用于被所述管道内检测器检测,获得试验数据。但是,该装置无法实现一台设备完成多种管径的设备牵拉试验。
公开号为CN208984582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管道内检测器牵拉试验平台,属于管道检测技术领域,管道内检测器牵拉试验平台包括牵引自动控制系统、试验系统管道和测试及辅助设备;牵引自动控制系统带动内检测器在试验系统管道中移动,试验系统管道上设置人工缺陷,测试设备采集、显示并存储漏磁信号,辅助设备用于运输所述内检测器。通过牵引自动控制系统牵引内检测器在管道内匀速运动,为漏磁检测及缺陷信号采集提供基本测试条件。但是,该装置无法实现检测器的变速运动。
传统的管道检测牵拉试验平台普遍采用单管式牵拉试验平台,管径单一且距离短,在牵拉不同管径或壁厚的管道内的检测设备时,需要更换管道,使用不便且效率低下,无法实现检测器的加速或减速等变速运动,试验成本高。因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之上对管道检测牵拉试验平台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管道检测牵拉试验存在的缺陷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管道检测牵拉试验平台。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管道检测牵拉试验平台,包括试验场、牵引卷扬机、试验管道、回拖卷扬机、支墩及检测器,所述试验场内平行排列多种管径的试验管道,所述试验管道包括配套管道及缺陷管道,缺陷管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配套管道,两端的配套管道分别用于检测器的加速和减速;所述试验管道固定设置于管道支墩之上,所述试验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轨,所述牵引卷扬机与回拖卷扬机分别沿导轨运动,所述牵引卷扬机通过牵引钢丝绳连接检测器,检测器在试验管道内运动,用以实现多种试验管道的检测。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设备发送托盘和设备接收托盘,分别固定设置于试验管道的两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检测器通过牵引卷扬机牵引,由设备发送托盘沿试验管道运动至设备接收托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能天然气运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6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