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同向软包电池的连接固定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7826.0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3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赖书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劲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同向 电池 连接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同向软包电池的连接固定板,包括板体,板体内串联连接有若干个电池连接组,每一个连接组包括正极端片和负极端片,每一个连接组的正极端片和负极端片的数量一致;板体设有分压连接端和负极公共连接端,分压连接端包括第一电压正极连接片、第二电压正极连接片和第三电压正极连接片。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方式相比,无需通过连接线将多个软包锂电池进行串联连接,提高装配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外界的用电设备切换连接第一电压正极连接片、第二电压正极连接片和第三电压正极连接片中的其中一个配合负极公共连接端形成回路,起到调节输出电压的效果,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同向软包电池的连接固定板。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的技术逐步成熟,市场上对锂电池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根据实际的电压电量,大多需要采用多个软包锂电池组装使用,传统的方式是采用连接线将多个软包锂电池串联,这样的方式容易接触不良,影响使用;现有的方式是采用印刷电路板实现多个软包锂电池的连接,但由于结构的限制,现有的电池组只能输出一个电压,不能满足不同用户所需不同电压输出量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同向软包电池的连接固定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同向软包电池的连接固定板,包括板体,板体内串联连接有若干个电池连接组,每一个连接组包括用于与外界的同向软包电池的正极极耳连接的正极端片和用于与外界的同向软包电池的负极极耳连接的负极端片,每一个连接组的正极端片和负极端片的数量一致;板体设有分压连接端和负极公共连接端,分压连接端包括第一电压正极连接片、第二电压正极连接片和第三电压正极连接片,第一电压正极连接片、第二电压正极连接片和第三电压正极连接片分别与不同的电池连接组电连接,负极公共连接端与电池连接组电连接。
进一步的,正极端片与板体铆接。
进一步的,负极端片与板体铆接。
进一步的,第二电压正极连接片和第三电压正极连接片均设有延长连接片。
进一步的,板体还设有BMS控制器接口,BMS控制器接口与电池连接组电连接。
进一步的,正极端片、负极端片、第一电压正极连接片、第二电压正极连接片、第三电压正极连接片、延长连接片和负极公共连接端均由铜片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若干个电池连接组的数量为10个,10个电池连接组自上至下排列设置于板体,第一电压正极连接片与第7个正极端子电连接,第二电压正极连接片与第9个负极端子电连接,第三电极正极连接片与第10个正极端子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板体为PCB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方式相比,无需通过连接线将多个软包锂电池进行串联连接,消除人工焊接连接线带来的接触不良的缺点,提高装配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外界的用电设备切换连接第一电压正极连接片、第二电压正极连接片和第三电压正极连接片中的其中一个配合负极公共连接端形成回路,起到调节输出电压的效果,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标记:1、板体;2、延长连接片;3、负极端片;4、正极端片; 5、第一电压正极连接片;6、第二电压正极连接片;7、第三电压正极连接片;8、负极公共连接端;9、BMS控制器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劲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劲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7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异向软包电池的连接固定板
- 下一篇:一种斜拉索扭转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