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枕颌牵引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7831.1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7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牵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枕颌牵引带,包括下颌承托带、后勺承托带和两条挂带,所述下颌承托带的两端和后勺承托带的两端分别延伸相接形成一结合部,且所述下颌承托带与后勺承托带之间形成有供颈部穿过的缺口结构,两条所述挂带分别与结合部的末端连接;所述下颌承托带的内表面上可拆卸设置有一内垫,所述内垫的上端边缘向上延伸至超出下颌承托带并包覆住下颌承托带的上端边缘,所述内垫的下端边缘向下延伸至超出下颌承托带并包覆住下颌承托带的下端边缘。本实用新型不但能够提高面部的舒适性,而且有效解决了现有枕颌牵引带压迫患儿耳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枕颌牵引带。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电子产品的日益更新,颈椎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而且逐渐年轻化。据文献报道,在50岁左右的人群中大约有25%的人患过或正患此病,60岁左右的则达到50%,70岁左右的接近100%。调查显示,全国大约有7%~10%的人患有颈椎病,近几年,20岁左右的年轻人被确诊为颈椎病在医院骨科已不在少数,甚至很多小儿也患上了颈椎病,颈椎病的年轻化趋势向现代人敲响了警钟。
“颈椎牵引”是在颈椎病进行保守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儿科“颈椎牵引”用到的枕颌牵引带不但影响面部的舒适性,而且容易压迫患儿耳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枕颌牵引带,不但能够提高面部的舒适性,而且有效解决了现有枕颌牵引带压迫患儿耳朵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枕颌牵引带,包括下颌承托带、后勺承托带和两条挂带,所述下颌承托带的两端和后勺承托带的两端分别延伸相接形成一结合部,且所述下颌承托带与后勺承托带之间形成有供颈部穿过的缺口结构,两条所述挂带分别与结合部的末端连接;
所述下颌承托带的内表面上可拆卸设置有一内垫,所述内垫的上端边缘向上延伸至超出下颌承托带并包覆住下颌承托带的上端边缘,所述内垫的下端边缘向下延伸至超出下颌承托带并包覆住下颌承托带的下端边缘。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颌承托带的两端为细窄状,所述后勺承托带的两端为细窄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结合部上对应耳朵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设有一耳朵保护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结合部的内侧边缘设置有第一粘贴部,所述耳朵保护组件包括安装到结合部上的安装环和固定在安装环内的向外凸起的带有若各个透气孔的海绵垫,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与第一粘贴部配合粘贴固定的第二粘贴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粘贴部选用魔术贴的毛面,所述第二粘贴部选用魔术贴的钩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海绵垫的外径小于通孔的孔径,所述海绵垫穿过通孔并伸出到结合部的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缺口结构的开口处设置有魔术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挂带的末端设置有挂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垫包括棉布外套和被包裹在棉布外套内的海绵夹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颌承托带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三粘贴部,所述内垫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第三粘贴部配合粘贴固定的第四粘贴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颌承托带的内表面上设置可拆卸的内垫,并利用内垫包覆住下颌承托带的上下端边缘,避免下颌承托带与患儿面部直接接触,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
2.本实用新型在对应耳朵的位置还设置了耳朵保护组件,通过耳朵保护组件能够有效防止佩戴的枕颌牵引带对患儿耳朵的压迫。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未经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78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自立袋取袋滚压机构
- 下一篇:一种洗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