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混揉机出料口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8160.0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15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宋立国;马龙;朱文琪;罗鑫;张涛;牟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奥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13/00 | 分类号: | A22C13/00;B65G33/14;B65G33/24;B65G33/2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张洪艳 |
地址: | 2564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混揉机出料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原混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混揉机出料口,包括出料筒,出料筒端部设置出料端板,对应出料端板设置环形缓冲板,出料筒上对称设置两个出口,两个出口通过隔板间隔,还包括出料挡板,所述出料挡板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圆弧板,圆弧板两端弯折固定在隔板上,圆弧板的内径小于环形缓冲板的内径。本实用新型减少原料的浪费,提高原料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原混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混揉机出料口。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对胶原蛋白肠衣需求的日益增大,胶原蛋白肠衣生产规模越来越。脱纤后的动物皮需要进行混揉,以将松散的片状原料混揉成面团状,为了节省人工成本,出现了混揉机。当前,混揉机包括混揉腔,混揉腔内设置由电机驱动的出料绞龙,出料绞龙贯穿混揉机出料口,并通过轴套固定,混揉机出料口包括设有两个出料口的出料筒,出料筒端部设置与轴套固定连接的环形端板。出料绞龙正转时进行混揉,出料绞龙反转时混揉机出口出料,为了避免胶原在出料绞龙的输送下进入轴套,在距离环形端板6-12厘米的位置设置一块环形缓冲板,但输送进环形缓冲板和出口端板之间的部分胶原,不仅造成原料的浪费(每天3-5公斤)还需定期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型混揉机出料口,减少原料的浪费,提高原料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改进型混揉机出料口,包括出料筒,出料筒端部设置出料端板,对应出料端板设置环形缓冲板,出料筒上对称设置两个出口,两个出口通过隔板间隔,还包括出料挡板,所述出料挡板为两个对称设置的圆弧板,圆弧板两端弯折固定在隔板上,圆弧板的内径小于环形缓冲板的内径。
出料绞龙输送的胶原通过出口排出,加装出料挡板后,出料挡板内径较小,对出口的胶原起阻挡作用,防止胶原通过缓冲板进入缓冲板和出料端板之间的缓冲区域,保护轴套的同时避免了胶原的浪费,无需人员频繁清理缓冲板和出料端板之间的废胶原,提高了原料利用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圆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隔板上,圆弧板为可拆卸结构,检修或集中清理时,方便拆卸。
优选地,所述圆弧板端部和隔板之间设置垫片。
优选地,所述改进型混揉机出料口还包括保护罩,保护罩内壁尺寸与出料筒外径相适应。在出料筒上套装保护罩,需要时取下,防止出料绞龙误伤操作人员,保护罩可以是圆筒或矩形筒,只要能顺利套住出料筒即可,为方便操作,在保护罩外壁设置两个把手。
优选地,出料绞龙叶片端部距离环形缓冲板的距离不小于出口长度的一半,加长出料绞龙叶片端部与环形缓冲板的距离,避免胶原在出口靠近缓冲板的位置过于集中,进一步避免胶原进入缓冲区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出料绞龙输送的胶原通过出口排出,加装出料挡板后,出料挡板内径较小,对出口的胶原起阻挡作用,防止胶原通过缓冲板进入缓冲板和出料端板之间的缓冲区域,保护轴套的同时避免了胶原的浪费,无需人员频繁清理缓冲板和出料端板之间的废胶原,提高了原料利用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结构图。
图2实施例2结构图。
图中:1、出料筒;2、出料端板;3、缓冲板;4、出口;5、隔板;6、出料挡板;7、垫片;8、出料绞龙;9、轴套;10、保护罩;1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奥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奥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81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