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植物生长补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9432.9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87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于永畅;李姗;彭淑贞;史卫东;张冬梅;秦宏伟;吕臣;王昱丁;张同刚;孙文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山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7/04 | 分类号: | A01G7/04;F21S8/00;F21V21/10;F21V21/06;F21V23/00;F21V19/00;F21V1/00;F21V14/02;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张伟静 |
地址: | 271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生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植物生长补光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多个供光装置;供光装置包括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第一光源板包括第一LED植物生长灯板和第一灯板支撑架;所述第二光源板包括第二LED植物生长灯板和第二灯板支撑架;第一灯板支撑架的下端与第二灯板支撑架的上端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第二灯板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滑轮;固定架底部设置滑轨;还包括遮光板,遮光板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遮光板包括拼装且一端铰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该植物生长补光装置可分别对植物冠层叶片好枝干同时进行不同光照处理;且光源的强度、照射角度以及距离可调节,从而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补光装置。
背景技术
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直接能量来源,植物在其生长的各个阶段所需光照环境是不同的。适宜的光环境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不同光质具有明显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植物的形态建成、生理效应等,研究表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主要吸收光谱为640-660nm的红光和430-450nm的蓝紫光。
皮层光合是木本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木本植物枝条中的叶绿体能将线粒体呼吸释放和蒸腾流中扩散的CO2回收固定,因绿色光合细胞主要位于皮层组织,因此将枝条中的叶绿体称为皮层叶绿体,枝条的光合作用称为皮层光合。前期研究证明,干旱等逆境条件导致植物导管出现空穴化现象,产生栓塞,降低导管输水效率,通过给枝干补光可以原位提供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调控木薄壁细胞中的淀粉响应和渗透调节物质的跨膜转运,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向栓塞导管的转置,降低栓塞导管汁液渗透势,驱动水从周围薄壁细胞向栓塞导管充注,维持植物的水力学功能。此外,纤维素作为植物细胞壁中必不可少的结构成分,对植物生长和木材纤维性能至关重要。植物茎干纤维素的合成决定于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的产出,前期研究发现,在整个生长期,通过给枝干补光可以原位提供纤维素合成底物和调控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两方面促进纤维素的合成,提高木材材性。
目前市面上的植物生长灯具主要针对组培苗,没有针对小、幼苗的补光系统,更没有针对树皮的补光系统,且现有植物生长灯体结构单一,灯具发光的照射角度及照射面积不可调节,发光强度不便于调节;且不能对植物叶片和枝干进行分开补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植物生长补光装置;该植物生长补光装置可针对植物生长需求提供红光、蓝光、白光;且可分别对植物冠层叶片好枝干同时进行不同光照处理;且光源的强度、照射角度以及距离可调节,从而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植物生长补光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多个供光装置;所述供光装置包括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所述第一光源板包括多个第一LED植物生长灯板以及固定所述多个第一LED植物生长灯板的第一灯板支撑架;所述第二光源板包括多个第二LED植物生长灯板以及固定所述多个第二LED植物生长灯板的第二灯板支撑架;所述第一灯板支撑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灯板支撑架的上端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灯板支撑架的下端设置有多个滑轮;所述固定架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滑轮相适应的多行滑轨;
所述多个第一LED植物生长灯板之间、所述第一LED植物生长灯板与第一灯板支撑架之间、所述多个第二LED植物生长灯板之间、所述第二LED植物生长灯板与所述第二灯板支撑架之间均通过转动调节机构连接;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之间的遮光板,所述遮光板的中心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遮光板包括拼装且一端铰接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固定架包括底部固定框体和顶部固定框体以及设置在所述顶部固定框体以及所述底部固定框体之间的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散热风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多个支撑杆为等间距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山学院,未经泰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94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