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辅助照明的LED透镜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9652.1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8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赵珍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珍英 |
主分类号: | F21S41/141 | 分类号: | F21S41/141;F21S41/25;F21S41/30;F21S45/47;F21S45/43;F21V19/00;F21V23/00;F21V23/04;B60Q1/38;F21W107/1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杨先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辅助 照明 led 透镜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辅助照明的LED透镜模组,全部的LED灯珠的位置分布呈圆弧线形状,全部的LED灯珠分立凸透镜镜片的竖直向中心面的左右两侧;当传感器检测到汽车向左转向时,控制器控制原正向行驶时发光LED灯珠熄灭且控制位于其右侧的LED灯珠通电发光,且随着向左转向的转向角度逐渐变大,控制器控制原转向角度时的发光LED灯珠熄灭且控制位于其右侧的LED灯珠通电发光;当传感器检测到汽车向右转向时,控制器控制LED灯珠的发光或不发光与向左转向时的过程相反;实现车灯发出的光的瞬时转向角度大于汽车的瞬时转向角度10~20度,使得光转向照射弯道内侧,减少了转弯视觉死角,保证了行车安全,灯光自动转向且无需人为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辅助照明的LED透镜模组。
背景技术
汽车车灯按照功能可分为照明灯和指示灯。
侧向辅助照明灯是为了照亮夜间弯道盲区,侧向辅助照明系统在头灯里面设有一个特殊角度的小灯泡,只有方向盘转动到一个特定的角度范围这个小灯泡才会点亮,当小灯泡点亮时便能提供弯道盲区的照明。转弯辅助照明灯是固定不动的,只是通过开启时间的实时控制来达到转弯辅助照明的作用。侧向辅助照明灯即使车辆并非处于行驶状态,但只要转动方向盘辅助灯泡依然会点亮,夜间行驶在没有路灯的地方非常方便,尤其是需要原地掉头的时候。
当汽车打开前照灯(包括近光灯与远光灯)正向行使时,如果此时车辆需要转向,由于前照灯射出的灯光照射的主要是汽车的正前方区域,仅有部分余光照射到弯道内侧,导致弯道内侧的光线不足,比较黑暗,导致驾驶员不容易发现弯道内侧处的障碍物或者行人,造成转弯视觉死角,从而危及行车安全。
因此,如何在车辆的转向过程中,使得车灯发出的光可以自动地随着车辆的转向而一同转向,且车灯发出的光的瞬时转向角度大于汽车的瞬时转向角度,使得车灯发出的光转向照射弯道内侧,减少转弯视觉死角,以保证行车安全,灯光自动转向且无需人为操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辅助照明的LED透镜模组。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转向辅助照明的LED透镜模组包括多个用于发光照明的LED灯珠、用于安装LED灯珠的金属基板、用于给LED灯珠散热的散热片、反光瓦、凸透镜镜片、镜片支撑圈、散热风扇、用于实时监测汽车的转向角度的传感器、控制器;
所述LED灯珠以平放姿态设置在所述金属基板中的电路层上,所述LED灯珠通过所述金属基板中的电路层与驱动电源电路板电连接,全部的LED灯珠在所述金属基板中的电路层上的位置分布呈圆弧线形状,全部的LED灯珠的位置分布所构成的圆弧线的圆心偏向靠近所述凸透镜镜片,一部分LED灯珠位于所述凸透镜镜片的竖直向中心面的左侧,另外一部分LED灯珠位于所述凸透镜镜片的竖直向中心面的右侧;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且所述控制器与每一个LED灯珠分别电连接,以用于所述传感器将检测到的转向角度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将转向角度信号转化为输出信号,控制器将输出信号传输给LED灯珠控制每一个LED灯珠的通电发光或者断电不发光,使得LED透镜模组发出的光的瞬时转向角度大于汽车的瞬时转向角度。
优选的,当所述车辆正向行驶时,控制器控制位于且仅位于圆弧线形状的左右向中心的LED灯珠通电发光;
当传感器检测到汽车向左转向时,控制器控制原正向行驶时发光LED灯珠熄灭且控制位于原正向行驶时发光LED灯珠右侧的LED灯珠通电发光,且随着向左转向的转向角度逐渐变大,控制器控制原转向角度时的发光LED灯珠熄灭且控制位于原转向角度时的发光LED灯珠右侧的LED灯珠通电发光,使得LED透镜模组发出的光的瞬时向左转向角度大于汽车的瞬时向左转向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珍英,未经赵珍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96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塑限测定仪
- 下一篇:一种橡胶胶料切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