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污染物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0088.5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7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余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赤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54 | 分类号: | B01D46/54;B01D46/24;B01D46/42;B01D53/26 |
代理公司: | 江苏舜点律师事务所 32319 | 代理人: | 苗武松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污染物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气污染物处理装置,涉及烟气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有湿气的烟气通过滤膜会在滤膜表面形成水层,影响后续的烟气处理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筒体内部设置有隔板,筒体内在隔板的下端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上设置有雾化喷头,隔板上穿设有导气管,导气管连接有过滤筒,过滤筒的外壁包裹有滤膜,其特征在于:筒体的隔板上端沿其周向设置有内夹板,内夹板与筒体侧壁之间形成有夹层;筒体侧壁在隔板的上端设置有热风进管和热风出管,热风进管远离筒体的一端连接有热风炉;隔板为隔热材质达到了干燥高湿度烟气,提高烟气处理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烟气污染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气排放。随着人们日益关注尾气排放对大气质量的危害的认识,对锅炉产生的大气污染的问题亟待解决。锅炉的尾气污染物主要分为颗粒、有害气体(碳化物、碳化物、硫化物等),刺激性气味等。
授权公告号为CN20534054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锅炉烟气处理器,包括筒体,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筒体的顶部螺纹拧接有筒盖,筒体的下端设置有进气管,筒体的上端设置有出气管,筒体内部设置有隔板,筒体内在隔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通入喷淋液的进液管,进液管上设置有雾化喷头,隔板上穿设有导气管,导气管的出气端与多孔金属筒的开端连接,多孔金属筒的外壁包裹滤膜,滤膜内填充有氧化钙。通过设置有喷淋液进行一次过滤,喷淋液吸收烟气中的有害气体并且使得烟气中的固体颗粒沉降,经喷淋液处理后的烟气再经过滤膜的二次过滤,进一步吸收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和固体颗粒。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经过喷淋后的烟气湿气较重,极易粘附在滤膜上影响后续烟气的过滤,进而影响了烟气的处理,该问题有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污染物处理装置,其具有干燥高湿度烟气,提高烟气处理质量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烟气污染物处理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筒体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筒体内在隔板的下端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隔板上穿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连接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外壁包裹有滤膜,所述筒体的隔板上端沿其周向设置有内夹板,所述内夹板与筒体侧壁之间形成有夹层;所述筒体侧壁在隔板的上端设置有热风进管和热风出管,所述热风进管远离筒体的一端连接有热风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排风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与筒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为隔热材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筒与导气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过滤筒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筒上套设有伸缩皮筋,所述滤膜由伸缩皮筋固定于过滤筒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与导气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液口连接有集液桶,所述热风出管连接至集液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筒体、排液口、隔板、进液管、雾化喷头、导气管、过滤筒、滤膜、内夹板、夹层、热风进管、热风出管、热风炉的设置,向夹层内通入热空气,通过热传递令筒体内升温,加快烟气中水分的蒸发速度,从而保障了滤膜的过滤效果,进而保障了烟气的处理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赤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赤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00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洗的空调室内机
- 下一篇:支撑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