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用臂托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0289.5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31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赖涵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因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A61M5/14;A6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用臂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用臂托,包括手托与第三支撑杆,所述手托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束带,所述手托的内部设置有电热膜,所述手托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螺纹连接第一支撑杆上端外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杆内部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贯穿第一支撑杆底端,所述转轴贯穿第一支撑杆底端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支撑杆内部开设的凹槽内,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该装置通过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可转动调节,方便使用者使用,以及在手托内部设置的电热膜加热手托,在冬季时温暖手臂,减少使用者使用时的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臂托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输液用臂托。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在给住院病人打点滴时,若针头在病人手腕附近,一般医护人员会在病人手下固定一个托板或纸盒,来固定病人的手臂,预防病人活动时使得的注射针头脱离,影响正常治疗。
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1720007370.7)一种可加热奶瓶保温套,包括包括奶瓶和内衬套,内衬套套接在奶瓶的外部,内衬套的外部套装有保温套,保温套和内衬套通过设置在保温套的上端的粘扣带连接,保温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电热膜,保温套的内底面设置有蓄电池和温控开关,蓄电池和温控开关电连接,温控开关和电热膜电连接,蓄电池的上表面设置有隔温板;
1、但是现有的托板或纸盒需要用医用胶带固定在病人手臂上,经常打针的病人由于粘贴的医用胶带时间过长或病人感觉固定较紧或太松时,已经固定好的托板或纸盒要放松或是加紧较为麻烦,且撕拉胶带时会对病人皮肤尤其是儿童较细嫩的皮肤造成伤害,使得手臂的皮肤出现过敏、瘙痒等症状;
2、同时放置的手臂在保持一种姿势的情况下会不舒服,需要调整姿势;
为此,提出一种输液用臂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液用臂托,该装置通过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可转动调节,方便使用者使用,以及在手托内部设置的电热膜加热手托,在冬季时温暖手臂,减少使用者使用时的不适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输液用臂托,包括手托与第三支撑杆,所述手托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束带,所述手托的内部设置有电热膜,所述手托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螺纹连接第一支撑杆上端外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杆内部靠近下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贯穿第一支撑杆底端,所述转轴贯穿第一支撑杆底端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支撑杆内部开设的凹槽内,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远离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固定夹远离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螺丝,且螺丝贯穿第一螺纹孔至第二螺纹孔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通过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可转动调节,方便使用者使用,以及在手托内部设置的电热膜加热手托,在冬季时温暖手臂,减少使用者使用时的不适感。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与第三支撑杆的连接方式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设置的转轴可调节左右前后的方式方便使用者使用。
优选的,所述手托为Y形结构,且其外表面设有橡胶皮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手臂放置在设有皮套的手托上避免手臂与手托的直接接触。
优选的,所述束带数量为两个,且其以手托的中心为中点对称分布对称分布在手托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将两个束带捆扎手臂将手臂固定在手托上。
优选的,所述转轴为T形,且其与凹槽相互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因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因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02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