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孔洞预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0968.2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9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曰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曰常 |
主分类号: | E04G15/00 | 分类号: | E04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803 | 代理人: | 罗斯青 |
地址: | 277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孔洞 预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孔洞预留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背面一体成型有中间楔形块,并且中间楔形块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楔形板,所述中间楔形块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楔形板,并且第二楔形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第一楔形板相对的一侧紧密配合,所述第一楔形板与第二楔形板的正面与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建筑工程孔洞预留装置,通过两个第一楔形板、两个第二楔形板以及一个中间楔形块组成支承填充结构,浇筑成型后中间楔形块利用楔形结构拆除非常方便省力,再利用U型架和螺杆配合形成夹紧杠杆,将相对的楔形板一侧撬离墙体实现脱模,整体机构装拆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孔洞预留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建筑施工时,常需要在建筑的墙壁上留有空洞,用于后续构建与施工。
现有技术中,施工预留空洞时需要使用相应的填充物对孔洞位置进行填充,一般使用棒材等作为填充物或使用拼隔模板及固定支架固定支承,第一种方式在混凝土凝固后填充物嵌入空洞中,拆除困难,第二种方式需要支设相应的固定支架,拆装较为繁琐,拆除较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孔洞预留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孔洞预留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背面一体成型有中间楔形块,并且中间楔形块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第一楔形板,所述中间楔形块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楔形板,并且第二楔形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第一楔形板相对的一侧紧密配合,所述第一楔形板与第二楔形板的正面与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并且固定板内部的四周均开设有与固定柱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固定柱的表面开设有销孔,并且销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销。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楔形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并且两个第二楔形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定位孔。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定位孔之间及两个第二定位孔之间均设置有U型架,并且U型架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螺杆。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力臂扳手,并且U型架的内部开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拉把,并且两个第一楔形板与两个第二楔形板围起的内腔与中间楔形块相适配。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孔洞预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建筑工程孔洞预留装置,通过两个第一楔形板、两个第二楔形板以及一个中间楔形块组成预留孔洞支承填充结构,在浇筑成型后,中间楔形块利用楔形结构拆除非常方便省力,再利用U型架和螺杆配合形成夹紧杠杆,将相对的楔形板一侧撬离墙体实现脱模,整体机构装拆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楔形板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板与第一楔形板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固定板、2-中间楔形块、3-第一楔形板、4-第二楔形板、5-固定柱、6-通孔、7-销孔、8-固定销、9-第一定位孔、10-第二定位孔、11-U型架、12-螺杆、13-力臂扳手、14-螺纹孔、15-拉把。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曰常,未经赵曰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0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