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冷设备控制线束生产用的推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2612.2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7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城信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12 | 分类号: | H01B13/0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14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设备 控制 生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控制线束生产用的推齐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裁切机构和推齐机构,所述推齐机构包括有两个第一气缸,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板上均设有连接柱,每个所述连接柱均向两个所述第一气缸之间延伸并焊接有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推齐板,所述推齐机构前端设有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上下平行,且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两端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工作台的两侧,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一端设有两个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所述第二滚筒在位于锥形齿轮的一端连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利用推齐机构将向中间挤压变得平整,避免弯曲的线束在裁切时不精准,造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线束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冷设备控制线束生产用的推齐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circuit group)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话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话务量、呼损和线束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线束是话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线束推齐装置是线束生产时必须用到的最重要的一个装置,随着线束工艺的不断发展和线束端子对产品安全的提高,各个行业对线束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线束生产过程中把控住线束的生产细节是必不可少的,在线束的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先将线束部分进行固定,然后用过一些输送方式将线束向后面的器材移动,方便各项操作,但是在线束生产或者加工时,总会有一些因素造成线束发生弯曲,导致在线束截取时发生过长或者过短的偏差,造成产品不合格,需要重新制作,又造成线束的浪费。所以,我们需要一种将线束推齐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控制线束生产用的推齐装置,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制冷设备控制线束生产用的推齐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从前到后依次设有推齐机构和裁切机构,所述推齐机构包括有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工作台顶端表面水平设置的第一气缸,两个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板上均设有连接柱,每个所述连接柱靠近对应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焊接有安装板,每个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推齐板,所述裁切机构包括有两个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工作台顶端表面的第二气缸,两个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板通过螺栓共同连接有闸刀柄,所述闸刀柄的底端焊接有闸刀,所述闸刀的底端设有闸刀座,所述闸刀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工作台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位于推齐机构前端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上下相互平行的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同一端设有两个相互啮合的锥形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外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固定板并与第二滚筒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输出轴贯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部位设置有轴承并通过该轴承呈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通过螺栓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板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闸刀座顶端设有线束槽,且所述线束槽横截面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前端的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二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轴,且所述滚轴上套设有线束圈。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收纳槽,且所述收纳槽位于裁切机构后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城信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桐城信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2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洁净室空调用中效回风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智能家电通讯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