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粉条用新型搅拌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6245.3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2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潮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传世手功粉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9 | 分类号: | B26D1/09;B26D5/08;B26D7/06;B26D7/26;A23L29/30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李春彦 |
地址: | 644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粉条 新型 搅拌机 | ||
一种生产粉条用新型搅拌机,包括双输出轴电机、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皮带、出料口、搅拌机本体和输送机构,所述双输出轴电机包括两个输出轴,所述双输出轴电机一个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所述皮带嵌套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轮与所述第二转动轮上,所述皮带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轮随着所述第一转动轮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轮与所述搅拌机本体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轮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机本体搅拌粉条,所述搅拌机本体设有所述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用于输出搅拌后的粉条,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无法自动切割整理粉条、操作费时费力和粉条长度不一致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备粉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粉条用新型搅拌机。
背景技术
粉条,是以红薯、马铃薯等为原料,经磨浆沉淀加工后,制成的丝条状干燥的特色传统食品。中国各地均有各自独特的生产工艺,成品粉条呈灰白色,黄色或黄褐色,按形状可分为圆粉条、细粉条和宽粉条等。在加工粉条的过程中,通常先将红薯粉与水以一定比例混合,然后放入搅拌机搅拌,搅拌机里呈浆糊状的原料最终以粉条状输出,现有技术中的粉条搅拌机通常采用单一的搅拌机形式,仅仅只能实现搅拌粉条的功能,输出的粉条需要相关人员手动剪断,整理成长条状后再进行下一步工艺,相关人员手动剪断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粉条长度不一致影响产品质量的影响,其存在着:无法自动切割整理粉条、操作费时费力和粉条长度不一致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粉条用新型搅拌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无法自动切割整理粉条、操作费时费力和粉条长度不一致影响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产粉条用新型搅拌机,包括双输出轴电机、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皮带、出料口、搅拌机本体和输送机构,所述双输出轴电机包括两个输出轴,所述双输出轴电机一个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所述皮带嵌套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轮与所述第二转动轮上,所述皮带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轮随着所述第一转动轮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轮与所述搅拌机本体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轮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机本体搅拌粉条,所述搅拌机本体设有所述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用于输出搅拌后的粉条;
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传送带和切割块,所述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双输出轴电机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轴轴心平行地并排设置,所述传送带嵌套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轴上,所述传送带用于将粉条从所述第二转动轴输送至所述第一转动轴,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转动轴正上方,所述传送带上设有若干所述切割块,所述切割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所述切割块另一端呈刀片结构,所述刀片结构顶部的高度与所述出料口底部的高度一致,所述切割块用于切割所述出料口漏下的粉条。
双输出轴电机的一端带动第一转动轮旋转,第一转动轮又通过连接的皮带带动第二转动轮旋转,第二转动轮推动搅拌机本体搅拌并且从出料口输出粉条,粉条在传送带上先被传送,其末端在切割块抵达出料口时被切割,所以粉条的长度便是两个切割块之间的长度,通过切割块切割粉条并且被传送带运输,达到了自动切割并且整理粉条的有益效果,进一步的,由于双输出轴电机同时带动搅拌操作和切割整理操作,一个电机即完成了两个工艺步骤,达到了提高效率且省时省力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加长轴,所述双输出轴电机靠近所述第一转动轮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加长轴的一端,所述加长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所述加长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轮同心设置,由于双输出轴电机电机输出轴长度一般较短,为了更好的适配本装置,所以在其一端固定连接加长轴,加长轴起到了适配本装置横向长度的作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安装板和轴套,所述加长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轴套,所述轴套与所述双输出轴电机均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为了使加长轴更为稳定的转动,将加长轴套在轴套中,并且将轴套与双输出轴电机固定连接安装板,达到了使加长轴稳定转动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传世手功粉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传世手功粉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62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