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的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6354.5 | 申请日: | 202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2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金英爱;全鸣玉;田丛;邢耀宏;马纯强;蒋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S10/50 | 分类号: | F24S10/50;F24S10/30;F24S60/30;F24T10/20;F24D12/02;F03G6/06;F03G4/00;F01K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许小东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太阳能 地热能 联合 发电 系统 供热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的供热系统,包括:第一供热换热器,其热流体入口选择性的与第一未完全做工流体出口连通;其中,第一循环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选择性的与第二循环换热器的冷流体入口或第一供热换热器的冷流体入口连通;第二供热换热器,其冷流体出口与用户供热管道入口连通;其中,第二循环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选择性的与第一供热换热器的冷流体入口或第二供热换热器的冷流体入口连通;第三供热换热器,其冷流体入口与第一供热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连通,第三供热换热器的冷流体出口与用户供热管道入口连通;其中,第二未完全做工流体出口选择性的与第二供热换热器的热流体入口或第三供热换热器的热流体入口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的延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的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低效利用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太阳能和地热能进行充分回收并利用,既可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量,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的困境,又可降低污染物排放,创造较高的生态经济效益。
目前对于太阳能的应用多存在于单独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对于地热能的应用也多局限于独立的地热能发电系统,由于太阳能具有不稳定性,能量的产出具有很大的波动性,受外部影响非常巨大,而地热能目前由于地热流体的温度较低因此地热能的使用在系统热效率以及㶲效率上都有很大的限制性。
另一方面,对太阳能的采集与转化,也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传统方案往往采用显热蓄热的途径来适应太阳能的不均匀性和不稳定性。具体来说,在太阳能集热器内设置热水储罐。一方面,显热蓄热的蓄热能力较低,且随着水温升高,散失的热量较多;另一方面,热水储罐需要的体积一般比较庞大,占用的空间较多,成本较高,且难以与建筑物一体化。
这样对于太阳能的使用以及地热能的使用的限制都比较大,因此将太阳能与地热能在同一个系统中耦合使用,将太阳能作为辅助热源加热地热流体,以此达到提高效率的作用,这样既减少了外部环境对于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又提高了系统热源的温度,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以及可行性。
但是,在实际的室内供热发电系统中,除了对于用户的基础供电以外,用户的需求受季节影响十分明显,冬季主要需要供热,夏季主要需要供冷;并且在不同的温度区间需要供热的程度也不同。现有的清洁能源应用方案中,面对不同的需求,往往采用同一种采集热能的方式,甚至先将能量统一转换为电能需要进行供热或供冷时再分别进行转换。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量采集与利用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的供热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在现有的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的基础上,利用汽轮机出口处的余热加热水进行供热,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的供热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能够实现多种供热模式,以满足不同情况的供热需求,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太阳能地热能联合发电系统的供热系统,包括:
太阳能集热板;
储液罐,其用于储存所述太阳能集热板加热后的热导油;
地热水预热器,其导热油入口与所述储液罐的出口连通,用于将地热水与储液罐中流入的热导油进行热交换;
气液分离器,其入口与所述地热水预热器的地热水出口连通;
蒸汽透平,其入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蒸汽出口连通;
第一循环系统,其包括依次循环连通的第一循环过热器、第一循环汽轮机、第一循环换热器及第一循环预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63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