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一体化智能安全帽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6443.X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0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其明;王海伟;吴朝文;陈晨;王翔;汪娟;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06 | 分类号: | A42B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一体化 智能 安全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一体化智能安全帽,包括帽体以及设置在帽体后部的智能组件,还包括:壳体,壳体设置在帽体的外周,且壳体与帽体的外形相适配,壳体位于智能组件的上方;弹性部件,壳体靠近其底部的内周向通过弹性部件与帽体的外表面相固定连接;转动组件,转动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顶部与帽体顶部之间,壳体与帽体通过转动组件相转动配合。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人员穿戴帽体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如发生撞击时,壳体和弹簧可以对撞击力进行缓冲,然后,转动组件可以通过转动的方式对撞击力进行分解,能够使得帽体最后能够很好的对工作人员头部进行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力一体化智能安全帽。
背景技术
安全帽是指对人头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普遍应用在电力领域。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01820639021.1就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力安全帽,包括帽体、移动数据处理终端和固定在帽体上的喇叭、麦克风、摄像头、电池组件、无线通讯器、数据处理器,其中喇叭、麦克风、摄像头、电池组件、无线通讯器均与数据处理器电连接,无线通讯器与移动数据处理终端之间无线通讯,摄像头和麦克风固定在帽体的前部,喇叭固定在帽体侧面,电池组件固定在帽体的后部。
当工作人员在使用上述专利产品遇到外界撞击时,只是通过帽体对头部进行一次保护,这样对头部的保护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一体化智能安全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力一体化智能安全帽,包括帽体以及设置在帽体后部的智能组件,还包括:
壳体,所述的壳体设置在所述帽体的外周,且壳体与帽体的外形相适配,壳体位于所述智能组件的上方;
弹性部件,所述壳体靠近其底部的内周向通过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帽体的外表面相固定连接;
转动组件,所述的转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顶部与帽体顶部之间,壳体与帽体通过所述转动组件相转动配合;转动组件在帽体发生碰撞时,通过转动的作用将壳体进行转动,以实现对撞击力的分解。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为橡皮壳。
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部件为多个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动组件包括:
固定柱,所述的固定柱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顶部;
球槽,所述的球槽开设在所述固定柱的底端面;
球体,所述球体固定在所述帽体的顶部,且球体与所述球槽的内壁相转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表面的周向上分别固定有多个导向板,所述的多个导向板为橡皮板。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导向板的横截面呈梯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人员穿戴帽体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如发生撞击时,壳体和弹簧可以对撞击力进行缓冲,然后,转动组件可以通过转动的方式对撞击力进行分解,能够使得帽体最后能够很好的对工作人员头部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向板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64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板热压裁切设备
- 下一篇:一种塑料板加工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