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清创盘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6606.4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84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郑雪芹;王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雪芹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A61M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汇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曹治丽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急诊科 创伤 清创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创伤清创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清创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方便对手臂或者腿部进行支撑。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清创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托盒,所述托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手托,所述手托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托弹簧,所述手托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联动Y杆,所述托盒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气管,所述压气活塞的顶部贯穿开设有换气孔,所述换气孔的内壁贯穿有压气T杆,所述联动Y杆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L杆,所述压气T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堵气活塞,所述堵气活塞与压气管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堵气弹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创伤清创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清创盘。
背景技术
急诊科需要对手臂或者腿部外伤的患者进行清创,但是现有的创伤清创盘结构简单,不方便对手臂或者腿部进行支撑,从而不能有效的对伤口进行清创处理,所以现在亟需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清创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清创盘,解决了不方便对手臂或者腿部进行支撑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清创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壁的正面和背面之间固定连接有托盒,所述托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手托,所述手托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托弹簧,所述手托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联动Y杆。
所述托盒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压气管,所述压气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压气活塞,所述压气活塞的顶部贯穿开设有换气孔,所述换气孔的内壁贯穿有压气T杆,所述联动Y杆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L杆,所述压气T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堵气活塞,所述堵气活塞的底部与压气管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堵气弹簧,所述压气管相互远离一侧的顶部固定穿插有进气管。
所述压气管相互远离一侧的底部固定穿插有补液管,所述补液管内壁的底部滑动连接有补液活塞,所述补液管的顶部固定穿插有补液喷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限位L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联动Y杆底部的两个限位L杆分别贯穿堵气活塞顶部的两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补液管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补液管相互远离一侧的顶部固定穿插有橡胶柱,橡胶柱相互远离的一侧贯穿外壳。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手托包括手托滑块,手托滑块滑动连接在的内壁,手托滑块的顶部贯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半圆手托。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压气管的底部与外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补液管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外壳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联动Y杆的中部依次贯穿托盒的底部与压气管的顶部与压气活塞固定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清创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创伤清创盘在使用时,患者将受伤的肢体放置在手托的顶部,从而完成手托对受伤肢体的支撑,解决了现有清创盘不方便对手臂或者腿部进行固定的问题。
(2)、在方便对伤口清创的同时,托弹簧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因为肢体的放置从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3)、在手托下移的同时,将补液管内消毒液充给补液喷头,将消毒液从补液喷头喷出,喷洒在伤口上,对伤口进行消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压气活塞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雪芹,未经郑雪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66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