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污水处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7767.5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5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倪文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文谦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污 水处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污水处理机,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从上往下依次分隔形成上油污水容器、续水收油容器和下油污水容器,续水收油容器内设置有续水收油器,续水收油器两侧分别设置有分隔板,每个分隔板分别将相应的一侧分隔形成一次隔水容器和二次隔水容器,靠近柜体内侧面的空腔为一次隔水容器,靠近所述续水收容器的空腔为二次隔水容器,分隔板的顶部与续水收油容器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可供乳化油污水流通的间隙,乳化油污水入口与相应的一次隔水容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中经过三级静水沉淀,乳化油污水中的油与水进行分层,油处于上层,水处于下层,经过续水收油器的处理,水和油污均达到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污处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油污水处理机。
背景技术
工业油污水、厨房油污水是对于环境的重要污染源,现有技术中通过续水收油器能够对油污水进行很好的处理。由于大多油污水的水源产生在低位处,不能自然流入续水收油器的容器中,需要通过油污水泵进行泵水。然而,高速运转的水泵使油和水发生乳化,乳化后的油污水无法达到国际排放标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油污水处理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油污水处理机,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部从上往下依次分隔形成上油污水容器、续水收油容器和下油污水容器,所述下油污水容器靠近底部处开设有第一油污水入口,所述下油污水容器内设置有油污水泵,所述油污水泵的一端通过第一连通管道与下油污水容器的内部相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连通管道与所述上油污水容器的内部相连通,从而将下油污水容器内的油污水输入所述上油污水容器内,所述上油污水容器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续水收油容器相连通的乳化油污水入口;
其中,所述续水收油容器内设置有续水收油器,所述续水收油器两侧分别设置有分隔板,每个所述分隔板分别将相应的一侧分隔形成一次隔水容器和二次隔水容器,靠近柜体内侧面的空腔为一次隔水容器,靠近所述续水收容器的空腔为二次隔水容器,所述分隔板的顶部与所述续水收油容器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可供乳化油污水流通的间隙,所述乳化油污水入口通过第三连通管道分别与相应的一次隔水容器相连通;
所述续水收油容器的底部开设有排油水口,所述续水收油容器与所述下油污水容器之间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处开设有排油口,所述排油水口与所述排油口之间通过第四连通管道进行连通,所述下油污水容器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排油水口相连通的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排水口,所述下油污水容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排水口相连通的第二排水口,所述第一排水口与所述第二排水口之间通过第五连通管道相连通。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油污水容器内设置有油污水传感器,所述油污水传感器与所述油污水泵信号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油污水容器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油污水入口,所述第二油污水入口上设置有隔污物袋,下方设置有第一隔污染物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油污水容器内设置有第二隔污染物框,所述油污水泵与所述下油污水容器内部相连通的所述第一连通管道的底部置于所述第二隔污染物框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乳化油污水入口处设置有下控电阀,所述下控电阀与所述续水收油容器信号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油污水容器和所述下油污水容器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油污水容器和所述下油污水容器内的水温设置为2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文谦,未经倪文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77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层次翻转式视觉传达作品展示板
- 下一篇:一种电机壳铸造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