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壳铸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7790.4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0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范军周;张伟峰;王鹏微;何小予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波阿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4 | 分类号: | B22C9/24;B22C9/10 |
代理公司: | 郑州明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2 | 代理人: | 张燕 |
地址: | 4724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壳 铸造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机外壳铸造技术领域的一种电机壳铸造模具,包括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所述上移动板下表面设有上模块,所述下移动板上表面设有下模块,所述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之间设有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中模块,所述中模块的上部与上模块滑动连接、下部与下模块滑动连接,且合模时所述上移动板、下移动板、上模块、中模块和下模块围城成型腔。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具由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的上模块、中模块和下模块组成,上模块和下模块可在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便于上模块和下模块的分离,且不会对散热片造成损伤,中模块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便于中模块与散热片、连接块的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外壳铸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壳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电机外壳一般采用浇注成型工艺进行制造,而铸造做重要的就是模具,模具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如图4所示,电机外壳一般包括壳体25,壳体25的两端设有连接块26,壳体25的侧面沿径向设有散热片27和安装座28。公告号为CN20762912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电机壳消失模的模具》,该模具包括呈分体式结构的上封板、下封板、前侧活块、后侧活块、左侧活块、右侧活块和模芯;该模具通过前侧活块、后侧活块、左侧活块和右侧活块在水平面内的移动实现脱模作业,但是由于产品侧面的散热片沿径向设置,在前侧活块、后侧活块、左侧活块和右侧活块的移动过程中会对散热片进行破坏,进而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机壳铸造模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设计一种电机壳铸造模具,包括可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的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所述上移动板下表面设有若干上模块,所述下移动板上表面设有若干下模块,所述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之间设有若干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中模块,所述中模块的上部与上模块滑动连接、下部与下模块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块、中模块和下模块的内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中模块顶部设有第二凹槽,且合模时所述上移动板、下移动板、上模块、中模块和下模块围城成型腔。
优选的,所述上模块、中模块和下模块均为3个。
优选的,所述下移动板上设有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成型腔包括连通的主腔和副腔,所述上模块和下模块上卡接有泥座模,所述泥座模位于副腔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模具由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的上模块、中模块和下模块组成,上模块和下模块可在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移动,便于上模块和下模块的分离,且不会对散热片造成损伤,中模块可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便于中模块与散热片、连接块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电机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10为上移动板,11为下移动板,12为上模块,13为下模块,14为中模块,15为成型腔,16为砂芯模,17为凹槽,18为定位块,19为主腔,20为副腔,21为卡槽,22为泥座模,23为滑槽,24为滑轨,25为壳体,26为连接块,27为散热片,28为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单元模块零部件、结构、机构或传感器等器件,如无特别说明,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波阿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波阿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77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污水处理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异种材料的搅拌摩擦对接焊装置